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 正文

打开党史研究新视角 开辟侨批活化新天地

发布者:吴捷 [发表时间]:2021-12-21 [来源]: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纷纷为选题点赞,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做深选题建言献策。 周华东 摄

市民在参观侨批中皇家永利党史部分展览。 严建广 摄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江门市委宣传部致力从自身地域实际出发,以侨批为载体,以五邑华侨华人为对象,讲述好百年党史中广大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今年以来,江门市委宣传部组织协调五邑大学、民间藏家、各级媒体等,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推出了“侨批中的党史”系列融媒体产品,运用图文、视频、海报、H5、文创、活动,创新维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

在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3日举办的“侨批中的党史”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福建以及省内的权威侨批、侨史研究专家学者和民间收藏家等,围绕“侨批中的党史”主题,就“侨批中的党史”选题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如何做好做深学术研究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海外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侨批中的旧中国与新中国”“侨汇与新中国”“从侨批透视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与改革开放”等方面进行重点论述和研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 挖掘侨批中的党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五邑侨批记载的不只是属于侨乡的故事,折射的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挖掘侨批中的党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丰富的侨批资源为研究侨批中的党史提供了大量素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华侨华人寄给家乡亲人的侨批中,有许多直观的反映、多重的映射,为开展具有特色的党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研究侨批中的党史让侨批的活化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开展侨批中的党史研究弥补上侨批研究中重要一环,为侨批的活化利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丰厚的沃土。

挖掘侨批中的党史让党史研究打开了全新的视角。华侨的书信从第三者的视角去审视中国近代历史,更富真实性、更具客观性。挖掘华侨书信中的党史故事,为研究党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渠道,将使党史研究变得更加立体、丰满。

挖掘侨批中的党史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和方向。侨批与广大侨乡人民具有天然的亲近优势,是向侨乡乃至全国人民讲述党史故事的优秀载体。同时,要对广大华侨华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独具特色、素材丰富,能够串联历史、现实乃至未来的侨批,也是当之无愧的最佳载体。

选题拓展了党史、侨批研究新视野

“这个研究课题的提出有近因和远因两个因素。近因一方面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指示精神,另一方面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远因是民间藏家、项目传播者、侨批研究者等有一个关注华侨华人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及侨批有关人物与侨批的关系的传统。”研讨会上,五邑大学广东侨乡研究院院长刘进教授介绍了“侨批中的党史”选题的背景和进展情况,“目前,侨批中的党史已经发掘了10封有故事的侨批,通过融媒体产品向海内外宣传,受到广泛好评。”

研讨会上,侨领梁葆常之子梁汉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心得。“爱国奉献的精神都是从父亲寄来的侨批和他的言行中耳濡目染学来的。”他说,“了解像父亲一样的当年华侨华人的海内外经历,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有时代意义。”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春旺表示,侨批中的党史研究非常有意义。“从侨批中可以看到近代历史变迁,包括党逐步在侨界中影响力的拓展等。”他说,“目前,江门侨批中的党史整理的成果也很好。”

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原局长、研究员任贵祥从党的百年历史中三件大事与华侨的关系角度,分析了侨批中的党史研究的重大意义。“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而在这三件大事中,都有华侨华人的身影,离不开华侨华人的付出。可以说,党的百年史和华侨百年历史关系非常密切,内容非常丰富。”他说。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张国雄教授表示,侨批中的党史研究至少在三个领域是一种开拓。一是开拓了对党史的研究,从侨批中看党史,看党对华侨的影响。二是开拓了对华侨史的研究,从侨批角度来看党与普通华侨的情感联系等。三是开拓了对侨批本身的研究,从党史研究的角度来认识侨批这个世界记忆遗产。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肖文评从梅州华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贡献研究角度,肯定了侨批中的党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研究侨批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众多五邑华侨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学习和思想的洗礼。让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谈到研究侨批中的党史的意义,民间侨批收藏家罗达全说。

侨批中的党史研究应拓宽范畴

如何进一步做好做深侨批中的党史研究?专家学者纷纷表示,需要开拓视野,扩大研究范畴。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春旺表示,讲党史中的侨史或者侨批中的党史有两个线索。一个是普通侨胞怎么认识、认同、选择、拥护共产党的过程,这个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近代以来很多华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家所熟悉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主角、革命烈士、共产党员陈铁军是华侨。江门籍著名外交家、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是共产党员,也是华侨。这样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大家较少关注他们的华侨身份。”他说,“目前来说,皇家永利华侨党员群体的研究还比较少。实际上,他们在和家人交往,和同志之间交往的书信,也应该属于侨批。这一部分书信,对解读侨批中的党史,继承华侨党员的革命精神有非常意义。这方面也可以做些文章。”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应龙、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袁丁、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小欣从侨汇、侨汇业管理等角度为侨批中的党史研究范畴拓展提供了参考意见。“侨批中的党史研究,不仅要研究信,还要研究侨批业。党和政府对侨批业的管理本身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侨汇业管理政策纳入侨批中的党史研究范畴,使得很多问题得到解答。”张小欣教授说。

张小欣教授表示,侨批业不仅是历史研究,而且有现实意义。“尽管现在不叫侨汇,叫国际移民汇款,实际上二者很大程度上有重合。”他说,侨批业的研究不仅对发挥侨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仍有非凡意义,而且,对当代我国或者全球发展中国家扶贫减灾工作、促进移民汇款流动,减少侨汇流通成本,以及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等具有非常现实的国际意义。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刘进教授建议,要以宽广的视野来看待侨批与党史、国史的关系。“侨批与党史关系复杂,要树立大的思维,就是说侨批与近代国家历史命运、国际关系、地方发展都是有关系的,要从大的时代背景下探索深层原因和复杂现象。”他说,“侨批中的内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拘泥于里面的言辞表达等。”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院长陈海忠教授建议,侨批中的党史研究不能忽视了从事侨批经营的侨批局研究。“侨批局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私营金融机构,历经风云,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而且,有些侨批局、侨批局的经营者本身就和共产党、革命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说,“讲侨批中的党史,还要讲好侨批局以及侨批局经营者的故事。通过有温度的侨批局和人物故事来研究侨批,研究侨批中的党史、国史。”

深挖选题需加大侨批保护研究

专题研究离不开资料的保护、整理和深入研究。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如何做好侨批保护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福建省档案馆副馆长马俊凡以福建省侨批保护的实践情况,提出要搭建平台加强国际间侨批文化保护利用交流。侨批反映了华侨和家乡之间的一个联系,实际上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福建省很重视国际间侨批文化保护利用的交流活动。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福建学术中心在福建省档案馆成立。今年,福建省档案馆和晋江市档案馆联合在晋江梧林侨批馆设立“世界记忆项目福建学术中心实践基地”。“这些平台的搭建,进一步加强了国际间以侨批文化为重点的档案文献遗产的交流,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平台的建设也加强了对侨批档案文献遗产价值的研究,并开发不同形式的档案文献产品。”她说。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石坚平教授建议,扩大侨批中的党史的征集范围,应深入发动民间收藏家、民间人士去深入地寻找相关的侨批银信;围绕找到的具有关键性信息的侨批资料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挖掘,理解侨批背后所设计的人物、家族的历史,拓展研究的深度,将侨批至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家族移民史中来讨论它的社会意义;围绕五邑地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要共产党员,尤其是具有华侨家族背景的中共党员,开展深入的资料挖掘和研究;加强对改革开放之后侨批中的党史的发掘,“这部分侨批数量多、时间近,当事人可能仍在,可以做口述史的调研、访谈。”他说。

江门市博物馆副馆长高东辉表示,侨批书写的信纸很大比例是工业造纸,历经几十上百年后,这些纸张的保存状态普遍较差,随着时间推移,信件保存状况会持续恶化。建议一方面提高藏品保管及修复人员的业务水平,为侨批档案的保存、维护与修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致力培养一支掌握相关文物修复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加强侨批档案的保护状态监测及修复前后数据检测,把文物保存现状数据化,可最大程度降低对文物的损害,将对银信的修复、保存、保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

民间侨批收藏家关奕春也表示,有的珍贵侨批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有的华侨后人从华侨老宅中搬离,被遗忘的侨批只能在宅子里任虫、鼠蛀食、咬烂,十分可惜。希望侨批能得到挖掘和完善的保护,这对日后侨乡文化的研究及华侨精神的弘扬有重要意义。

来源:江门新闻网   http://dzb.jmrb.com:8080/jmrb/html/2021-07/26/content_624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