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 | ENGLISH
新闻中心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举办第二十期学术沙龙
浏览: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

10月25日下午,应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振新研究员和杜衍研究员来校交流并作了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在马兰芳307报告厅进行,由学院科研副院长马爱军主持。

王振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于生物分子识别的高通量分析研究。在新型微阵列生物芯片制作及仪器装置研制、肿瘤靶向纳米探针构建、活体多模态活体成像、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本次报告以“基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检测试剂盒研发”为题,主要介绍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全球杀手”,早期诊断能够显著提高ACS患者的生存率。结合抗体微阵列芯片和金属荧光增强效应,研发可用于肌红蛋白(Mb)、心肌钙蛋白I(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等多种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同时检测的高灵敏、多通量生物芯片用于ACS精准诊断。以纳米酶为标记探针,制备了系列高性能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CRP、cTnI和H-FABP快速检测。对较大规模(100 例)临床ACS患者血液中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证明所研发的抗体微阵列芯片和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杜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2012年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董绍俊院士)。之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后研究。2017年加入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23);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青年俊才(C类)择优支持(2018)。本次报告以“新型探针技术用于便携式病原体体外诊断”为题,主要介绍了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各类感染已经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公共卫生。其中,便携式的病原体分子诊断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出病原体,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现场检验检疫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瞄准面向生命健康的疾病早期诊断和传染病防控的学科前沿,围绕1)如何定向控制信号传导行为实现POCT平台端口融合;2)如何通过精细结构调控解析精准分子识别机理;3)如何解决检测终端对分拣基底的依赖等关键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多POCT平台适用的便携式生物传感及体外诊断新原理和新方法,构建了智能信号放大及传输系统在便携化分析领域的研发-应用架构。采取1)异质结构相耦合的信号传导策略;2)结构明确的酶探针微观“限域”策略;3)核酸分子结构/形貌的自限制迁移策略三个研究思路,解决研发成本高、周期长、可靠性低等限制技术转化的问题。为实现精准、通用和高端化的POCT体外诊断技术提供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撑。(文/图 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