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9-12 浏览量:
由中车广东公司生产的和谐号CRH6型动车组,在全国城际轨道市场的占有率接近百分百。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近日,广东(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大会在江门举行,这一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的盛会亮点纷呈:11个意向项目签约入驻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意向总投资近60亿元;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增14家会员,企业会员总数增至27家;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下称“中车广东公司”)与一批科研机构、高校达成科研、技术、人才等合作意向……
从2010年中车广东公司率先落户,到如今发展成为省内配套企业最多、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一个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正在江门加速形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中车广东公司形成了每年新造400辆和谐号动车的生产能力,并吸引了13家配套企业落户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
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仍面临不少发展难题:作为龙头企业,中车广东公司与中车四方股份机车车辆公司(下称“青岛四方公司”)正在加快进行股权调整,其进展将直接关系到前者的生产能力;省内轨道交通车辆市场订单较为分散,接下来有待整合;园区内不少配套企业已确定落户,但产业集聚效应不够明显;企业内部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但成熟的创新链条仍在构建中……
立足于打造广东省轨道交通核心生产基地、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江门如何迈过上述四道坎?在这一块规划面积超过6000亩的土地上,人们的期待仍在继续。“今年,中车广东公司预计交付14组地铁车辆及16组动车组,并完成27组动车的检修任务。”谈及未来,中车广东公司副总经理种磊信心满满。
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进展
中车广东公司将与青岛四方公司“联姻”
8月30日,在位于江门新会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一列全新的铝合金车体A型地铁鸣笛启动,意味着由中车广东公司制造的深圳地铁6号线车辆正式下线。
“这意味着我们公司的产品链条上又多了一个产品,我们又具备了地铁A型车的产品,产品结构也趋于丰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中车广东公司总经理余江认为。
对动车组制造企业来说,能否获得相关车辆的制造许可证是其发展的关键。“每辆动车的销售价格接近两辆地铁的价格。”种磊告诉记者,动车是定型产品,其制造要求远高于地铁。国家铁路行业主管部门对厂房、设备、人员、体系等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后,企业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要求,才能获得动车的制造许可证。
而作为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新企业,中车广东公司尚未具备成熟条件申请动车组型号许可,此前主要通过与青岛四方公司开展项目合作的方式,获得CRH6A型、CRH6F型等城际动车组的制造许可。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方式无法有效保障中车广东公司拥有足够丰富的产品线及灵活的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公司的发展。
实际上,前几年中车广东公司的市场订单缺乏稳定,上述原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种磊坦言,“动车的技术条件会根据实际运用情况进行调整,可能要在某个环节作一定的修改,但我们并没有型号许可,只能依赖青岛四方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往项目合作的方式明显不够灵活,难以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梳理青岛四方公司与中车广东公司的关系,寻求两者共同发展的“公约数”便成为当务之急。在各方推动下,当前中车广东公司与青岛四方公司的股权调整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目前,中车广东公司的股权调整工作已进入第三阶段资产评估阶段,预计10月份完成。”江门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经过这一轮股权调整后,中车广东公司将成为青岛四方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双方将成为“一家人”。
此番股权调整,将为中车广东公司带来哪些利好?对此,种磊表示,青岛四方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整车设计及制造上拥有强大的实力。“股权调整后,青岛四方公司将为中车广东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有效解决我们此前在整车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产品线。”
上述两家企业的“联姻”,也得到了更高层的支持。在上述大会上,中国中车集团执行董事徐宗祥表示,中国中车将支持把中车广东公司打造成为动车组造修、运维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和城市轨道车辆的造修基地;青岛四方公司副总经理马利军则表示,青岛四方公司将以全谱系化产品,依托中车广东公司深入开展整车关键部件研究合作,助力江门打造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关键
全省轨道交通车辆生产订单有待整合
随着股权调整工作的有序推进,中车广东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进而推动省内轨道交通车辆市场订单不断向江门集聚。该公司已陆续批量生产出珠三角城际、广珠城际CRH6型动车组以及东莞地铁2号线、深圳地铁3号线增购项目等地铁车辆。今年5月,中车广东公司又成功竞得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珠机线9列CRH6A型城际动车组等订单。
但从数据来看,目前中车广东公司在省内的轨道交通市场份额占比仍明显不足。据徐宗祥透露,目前中国中车集团已获得广东省城际铁路车辆订单300辆、大湾区城市各类地铁车辆订单超过2000辆。相比之下,中车广东公司从2013年投产起,至2018年仅仅交付了28组(224辆)动车、42组(252辆)地铁,实际生产规模明显与大湾区巨大的轨道交通市场需求不相称。
未能抢占皇家永利的市场份额,并非中车广东公司不具备相应的产能。实际上,该公司如今已具备年产400列动车或地铁车辆的能力。但作为新成立的企业,中车广东公司客观存在进入市场时间较晚、企业规模较小、市场资源不如国内老牌轨道交通制造企业丰富等短板,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市场竞争力。
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珠三角不少城市都选择与国内老牌轨道交通制造企业合作,以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的名义在当地各自组装地铁车辆。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广东省的地铁订单基本分散在各地各自“消化”,未能形成产业集群。“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各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合作方式无可厚非,但从做强广东省轨道交通产业的角度来看,这种‘各自为政’的产业保护政策则具有明显不足。”
该名业内人士分析,单个城市的车辆需求很难支撑其轨道交通产业的生存及发展,上述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生产企业只能承接所在城市或辖区内的城轨车辆组装或维修业务。“没有研发设计能力,没有全链条的新造能力,也没有车辆投标资质和发展空间,单个城市打造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根本无从谈起。”
更重要的是,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分别拥有6个轨道交通生产及配套服务基地,总产能超过1000辆/年,并且多数地区还预留了二期规划,可预见的生产供给将远远超出广东省的市场容量。同时,除中车广东公司外,其他基地的业务和产品高度重合,都是进行地铁和有轨电车的总装和检修业务,这样容易导致各地重复投资、恶性竞争。
对此,广东省政府也作出了相应的部署。根据《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未来珠江西岸将强化全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统筹布局,全省中车各基地的车辆制造业务都将被整合到位于江门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
可以预见,在全省轨道交通市场订单得到有效整合后,江门有望成为全省轨道交通装备核心生产基地。在种磊看来,如果能够有效整合全省的市场订单,预计中车广东公司的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左右,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年产值能够达到500亿元左右。
●布局
10家配套企业已在园区建厂
江门要打造世界级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作为龙头企业,中车广东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能否吸引皇家永利配套企业进驻,不断完善轨道交通产业链并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样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6600亩,除了中车江门基地1500亩,还有5100亩留给相关配套企业。“除了起到龙头带动作用的中车广东公司外,一些配套企业也正在不断落户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江门市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生表示,该公司在广东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为研发中心,以江门(空调)、东莞(地面电源)为生产基地的格局。“入驻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后,我们拥有皇家永利机会接触到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增加了皇家永利合作的机会。”
“目前,在江门建厂的配套企业已经有10家。”种磊一一介绍,“我们拥有城际动车组零部件自主采购权,凭借这个优势吸引了不少配套企业落户,包括江门中车、恒之源、克诺尔等企业。”目前,上述已入园企业都在为中车广东公司批量供货,动车组及城轨车辆的车门、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车体部件、基础件、内饰件等均已实现在园区配套企业本地化采购,园区产业链条日趋成形。
江门市发改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车广东公司的带动下,目前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建设正稳步推进,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0.49亿元,共吸引13家配套企业落户。今年前7月,该园区实现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20.1%,有力地推动了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拉动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做大做强,同样是省委、省政府赋予中车广东公司的重要使命。在该公司正式投产后,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完善的优势,与江门周边多个城市的企业进行了合作。“轨道交通的产业链非常长,涉及数十万个零部件。目前,进入我们供应链的众多企业中,来自珠三角各地的供应商超过60家。”种磊说。
但总体而言,受市场订单不足的影响,此前落户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的配套企业尽管早已超过10家,但形成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并不多。“一个产业的配套发展、一个集群的建设,都是需要时间去培育的。”张新生坦言。
随着中车广东公司股权调整进度的加速,部分配套企业的投资信心也明显增强,上述局面有望得到改变。“目前,在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的配套企业中,广东南奥、广润轨道、广东众城、中车轨道、国通克诺尔等8家企业已正式投产。另外,园区还有1家企业正在试投产,4家企业正加快建设。”江门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透露。
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目前中车广东公司的产品中,本地配套企业生产的比例大约为两成左右,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对此,上述业内人士建议,轨道交通制造不少环节都涉及江门的优势产业,但目前不少本土企业与中车广东公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建议政府牵头设立一个精准、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发挥中车广东公司对江门本地的产业拉动作用。
●建言
专家呼吁加快构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链
“江门要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不仅需要完善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还需要构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链。”在上述大会的行业论道环节,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王前选一针见血地指出。
纵观全国轨道交通产业布局,位于青岛、大连、长春等多家国家重点扶持企业都是“百年老店”,在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储备方面实力雄厚。而作为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企业,中车广东公司应如何扬长避短,构建与自身定位相符的产业创新链,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获悉,早在2014年,广东省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在中车广东公司挂牌成立。该中心立足于提升企业的自主设计、开发产品能力,力争真正实现城际轨道车辆的“广东动车广东设计”。
“我们每年投入约3000万元科研经费,努力打造自有的研发体系。在短短的9年间,中车广东公司与青岛四方公司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动了和谐号CRH6型城际动车组实现批量生产和投入运营,该产品在全国城际轨道市场的占有率接近百分百。”种磊不无自豪地说。
“接下来,我们与青岛四方公司进行股权调整后,两家企业有望形成优势互补。”种磊透露,
今后在具体研发方向上,两家企业将各有侧重。“四方公司位于青岛的研发中心是国家实验室,其核心优势在于整车设计和试验验证。相比之下,中车广东公司在整车设计及制造上并无优势,将在青岛四方公司的统一布局下,另辟蹊径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制造工艺、检修技术等方面发力,打造青岛四方公司华南研发中心。”
“目前,我们已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已超过30人,而且他们都是常年在江门开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研发进程。”种磊举例说,该公司引进了一名材料领域的专家,很快就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企业在该领域的空白。
更重要的是,围绕中车广东公司,近年来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集聚,一条皇家永利轨道交通产业的创新链条正在江门加速形成。2016年,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为入驻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的企业搭建人才、技术等方面沟通的桥梁。而在上述大会上,随着深圳市中车业成实业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的加入,至此该联盟一共拥有27家企业成员及多所高校成员,有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创新能力。
在深圳恒之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琥林看来,近几年,创新联盟不断壮大,让园区内的企业之间有了皇家永利的交流及合作机会,有利于提升江门轨道交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而广州鼎汉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总裁马明则注意到,目前五邑大学已经成立了轨道交通学院,“这对江门吸引轨道交通领域的科研人才是一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