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邑大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邑大 > 正文

江门造” 深圳地铁6号线列车下线 中车广东公司年均生产能力已达新造城际车辆400辆,世界级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正加速形成

发布日期:2019-09-04 浏览量:

深圳地铁6号线车辆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最大载客量2738人。 通讯员供图

“呜……”随着六列全新的铝合金车体A型地铁同时鸣笛,由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下称“中车广东公司”)生产的深圳地铁6号线列车正式下线,从江门出发,前往深圳。8月30日,2019广东(江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大会上,这列即将在明年上半年服役的“江门造”列车,成为了全场焦点。

A型铝合金车体、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最大载客量2738人……这款崭新列车的背后,是江门轨道交通产业的强势崛起。作为该款列车的生产方,中车广东公司自2010年落户新会区以来,仅用九年时间便将其年均生产能力提升至400辆新造城际车辆,而其所在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更是在今年1-5月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6.86%。

对江门而言,这些只是一个开始。根据省政府相关部署,珠江西岸未来将继续强化全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统筹布局,推动全省中车各基地的车辆制造业务整合到江门。可以预见,江门将成为全省轨道交通核心生产基地,一个世界级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突破

新会轨道交通产品链条再添“新成员”

2010年,中车广东公司落户新会区,如同一颗发芽的种子,唤醒了新会乃至江门埋藏已久的轨道交通梦。

九年过去,这家企业在新会这片沃土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蜕变。如今,站在中车广东公司办公楼内,1500亩车辆修造基地和4600多亩配套基地尽收眼底,恢弘大气之势让人心潮澎湃。

与之相匹配的,是这片基地生产能力的连年提升。数据显示,中车广东公司去年已实现产值21.03亿元,同比增长13.25%,年均生产能力已达新造城际车辆400辆,检修1080辆,其生产的CRH6A型城际动车组现已分别在广珠城际线、广佛肇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广深铁路和江湛铁路上运营。

如今,深圳地铁6号线列车的下线,无疑为中车广东公司“再下一城”。

这款列车有何过人之处?官方数据显示,深圳地铁6号线采用A型铝合金车体,6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小时,最大载客量2738人,可实现深圳光明区到中心城区快速直达。列车采用轻量化设计,水性环保漆涂装,客室空调设有负氧离子净化器,具有杀菌消毒功能,可根据载客量自动调节客室温度。每辆车设有10套双开电动电控塞拉门,车门尺寸1400mm,开度大,满足乘客快速乘降功能。旅客界面除正常报站广播娱乐功能外,新增了无线信标系统、站台监控和轨靴监控系统、障碍物检测、走行部监控等系统功能。同时,深圳地铁6号线的健康管理系统可以与深圳地铁智慧运维平台无缝对接,实现大数据、可预测性车辆检修作业。

“这意味着我们公司的产品链条上又多了一个产品,我们又具备了地铁A型车的产品,产品结构也趋于丰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江自豪地说道。

让人振奋的还有当天大会上同步举行了广州地铁6号线车辆开工仪式和动车组检修项目奠基仪式。据中车广东相关负责人介绍,动车组检修项目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成后能达到检修80辆/年的产能,可实现动车组本地批量化高级修,将充分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发达的轨道交通需求。

底气

全省中车车辆制造业务将整合至江门

从中车广东公司此番新动作中,不难看出其发展新格局,那便是要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以及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研究制定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大湾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2017年年底,省经信委印发《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未来三年,珠江西岸要强化全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统筹布局,发展列车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零部件,推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系列化发展。

值得深思的是,这份《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推动全省中车各基地的车辆制造业务整合到江门。

走进位于江门新会区的中车广东公司,或许能一窥省经信委作出这一决策的原因。在这里俯瞰,可见中车广东公司紧邻江门南站轨道交通枢纽站,其新造动车出厂可通过铁路连接线,很快就进入南站,再输送到四面八方,需要检修的动车也很方便入厂,优越的接轨条件成为其巨大的优势。

中车广东公司副总经理种磊回忆道,九年前企业选址时亦是看中了这一优势,“当时我们曾经历两轮专家选址,专家经过详细论证后,证明新会特殊的地理位置、接轨条件、工业和人才基础正是我们项目发展所需要的”。

目前,中车广东公司的股权调整正在有序推进,省内市场订单不断向江门集聚,中车广东公司订单正逐步增多,已陆续批量生产出珠三角城际、广珠城际CRH6型动车组,东莞地铁2号线、深圳地铁3号线增购项目等地铁车辆。

今年5月,中车广东公司又成功竞得珠海城际轨道交通9列CRH6A型城际动车组等订单。同时,中车广东公司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去年获得CRH6A型动车组三级修维修资质。今年3月,中车广东公司又成功取得CRH2型城际动车组异地维修资质。2018年,园区全年实现产值21.03亿元,同比增长13.25%。

创新

引资引智构建轨道交通创新链

作为中车广东公司的“靠山”,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实力同样不可小觑。这一规划面积达6132亩的园区,近年被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对其提出了建设“国际先进、世界一流”园区的发展目标,并将其定位为国家级城际动车组修造核心基地、以城际动车组为主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全链条产业集群、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平台、国家城际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创建基地,要求其力争到2025年打造成为千亿轨道交通产业基地。

截至今年7月底,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已有克诺尔、江门中车轨道装备、松下电子等13家配套企业落户配套基地。在此次大会上,11个新项目达成入园意向,总投资近60亿元。

要打造世界级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除了不断完善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外,更重要的是要构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链。

如何构建起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链?引智无疑是最猛的一剂“药”。11个意向项目签约入驻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增14家会员、中车广东公司一批科研机构及高校达成科研、技术、人才等合作意向……大会举行当天,与轨道交通相关的各项合作在现场如火如荼地开展,而这正是新会近年为轨道交通产业积极引智的缩影。

以新会轨道交通产业的龙头企业——中车广东公司为例,该家向来十分重视引智工作的企业在大会举行当天便收货满满。当天,该企业与“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体合作研究”等三个科研项目顺利签约,将充分对接高校科研理论,深化关键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等研发。

除了企业自身的引智之举外,新会还在2016年推动成立了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企业搭建起人才、技术等方面沟通的桥梁。“创新联盟不断壮大,让同行间有了皇家永利交流、学习的机会,可以提升轨道交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共建共享共赢。”深圳恒之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琥林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事实上,翻看新会近年的发展轨迹,人才引进工作一直是全区的重点工作。推出高层次人才服务“六个一”、建立全市首个“人才驿站”、推出“葵乡人才卡”、为高层次人才配备“人才管家”、完成“智慧人才系统”升级……过去几年,新会不仅出台了全市目前力度最大的人才优惠政策,还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为新会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人才保障。

“在我看来,在未来,人才一定会加速向珠江西岸这边流动。江门,尤其是新会的发展潜力,不会逊色于深圳和广州。”广州鼎汉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总裁马明谈道,“目前五邑大学已经成立了轨道交通学院,我相信这对江门,尤其是新会吸引轨道交通方面的科研人才到这里就业、安家,会有很大的助力。”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罗韵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