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邑大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邑大 > 正文

充分挖掘利用好华侨华人资源 我市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发布日期:2019-05-30 浏览量:

江门日报记者/谌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这是国家赋予江门的重要使命。“侨”是江门的DNA,“侨”元素是江门推动大湾区建设最独特的优势所在。当前,我市正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好华侨华人资源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打造珠江西岸新的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高起点编制平台建设规划

作为侨乡,江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达400多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海内外两个江门”之称。江门发挥这一独特优势,对提升大湾区辐射带动功能,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力量共同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台建设。市委书记林应武指出,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是国家赋予江门的新定位和新使命,也是我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市长刘毅表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当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平台建设,践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皇家永利“共建人文湾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要求。

“近期我们主要抓好了‘争取上级指导和支持、高起点编制平台建设规划’两个方面的工作。在规划编制方面,我们聘请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承担规划设计工作,计划今年6月完成,目前已完成初稿,初步提出了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定位、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等。”市文广旅体局局长汤惠红说。据了解,该规划明确平台建设分近期2020年、中期2025年、远期2035年三期推进,明确平台建设的总体布局是打造“一核、三区、四基地”(即华侨华人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核心,古劳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恩平冯如航空文化旅游区、川岛海丝文化遗址旅游区,国家级“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创业产业基地、新会银湖湾华侨华人引资引智产业创新基地、台山市大广海湾经济区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创业基地、华侨华人和港澳青年创新产业发展基地)。

挖掘整合华侨文化资源

江门有着丰富的华侨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包括五邑地区华侨文化,打造全球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弘扬侨乡的文化魅力,增强世界华侨华人的文化归属感是保持中国文化竞争力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市正携手港澳,充分挖掘和整合三区四市的华侨文化资源,积极推动华侨文化研究与合作、展示与交流。正积极推动中国华侨文化研究与合作,大力推进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机融合,建设华侨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区,科学保护和开发开平碉楼等一大批华侨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江门海丝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

在加强华侨文化研究与合作方面,我市强化华侨文化合作研究的机制与机构建设,依托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一个开放式的“中国华侨文化合作研究基地”,通过定期举办全球华侨华人文化论坛等交流活动,合作开展中国华侨华人文化的挖掘、梳理与研究,实现资源、文献、成果共享。在推动侨乡文化产业的传承和发展方面,我市重点发展具有传承与展示侨乡文化功能的特色文化产品制造业和影视文化产业。

申报国家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于2017年成为省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

根据有关规定,成为省级实验区满两年以上可申报国家级实验区。“我市计划今年6月6日后正式申报国家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开展申报筹备工作,包括建立10个非遗工作站。”汤惠红说。

我市还积极推动华侨文化展示与交流,通过建设华博馆、星光公园等一批以“侨文化”为主题的展示场馆,整合现有的江门古典家具博览会、江门动漫节、侨乡书香节、江门工艺美术品博览会、新会陈皮文化节等展会资源举办综合性文化博览会,打造展示侨乡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接下来,我市将加快相关场馆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择地建设2000平方米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推进县级非遗展示馆建设,争取2020年底前实现三区四市全覆盖;推动非遗专题展示馆建设;扩充各级非遗项目体系,争取2021年前新增市级非遗项目不少于5个、省级项目4个、国家项目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