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简介

五邑大学自建校以来就重视对华侨历史、侨乡文化的研究,1994年成立“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室”。 1996年学校将“专门史(华侨史)”列为校级重点扶持方向,1999年升为重点扶持学科, 2003年升为校级重点学科。2006年学校在原“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所”。与此同时,五邑大学与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成立了“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产学研的平台。同年11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落户皇家永利:,此为首个省级侨乡文化的学术研究基地。

五邑大学持续推动侨乡文化的学科建设和平台建设,2008年“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侨乡文化与遗产”成为第九轮广东省重点学科(新兴交叉类),2014年“侨乡文化与遗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成为广东省首批认定的20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5年,中国侨联批准中心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16年,广东省文化厅批准中心为广东省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2015年,五邑大学与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共建的“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赋予五邑大学推动全国侨乡文化研究的新使命。

在十多年的学科和平台建设中,研究中心搭建了“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中国侨乡比较研究”国内学术交流平台,推出了《侨乡研究丛书》,创办了学术辑刊《中国侨乡研究》。学术成果转化级别高、显示度高。研究中心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首席专家单位。其中, 2人被广东省政府荣记一等功,1人荣记二等功,为这两个中国涉侨的世界遗产申报成功做出了杰出贡献。

研究中心为中国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华侨博物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全程的多方面的学术支撑,并直接参与布展设计、布展施工建设。研究中心积极策划并推动的“广东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7年由广东省文化厅挂牌建设。

2009年以来,研究中心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一、组织机构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主任由张国雄教授担任。同时,聘请了一批顾问、名誉主任和理事。下设“侨乡遗产研究室”、“侨乡文书研究室”、“侨乡历史研究室”、“侨乡艺术设计研究室”和“侨乡武术研究室”。

二、研究队伍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是面向全校文、管、理、工、艺、体多学科领域的实体学术平台。十多年来,初步培育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研究能力较强,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研究队伍。学术团队组成人员涉及到历史学、哲学、文学、人类学、文化学、人口学、社会学、建筑学、材料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学科,为基地有效率有质量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比较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研究中心拥有专职人员7名,校内兼职研究人员2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博士12人,硕士4人。

1人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6人次为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3人次为江门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

研究中心拥有校外兼职研究人员13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12人。

三、研究宗旨

“将潜在的侨乡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是研究中心的发展宗旨。

为此,从挖掘整理到学术研究,再到成果转化,全链条布局;既注重侨乡文化学科基本理论的探索,又注重与国家、省和江门市文化战略挂钩,促进成果应用,努力培育学科特色。

四、研究方向

(一)侨乡遗产: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产学研结合的特点,主要依据田野调查资料和大量第一手侨乡历史文献开展研究,选题多有原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和建设“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直接推动下,侨乡遗产研究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学术影响,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学术优势地位。

(二)侨乡文书:主要开展诸如侨批、侨刊等各种侨乡文书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为侨乡遗产研究、侨乡历史研究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同时形成特色鲜明的文书研究体系。

(三)侨乡历史文化:以第一手侨乡文献资料为依托,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多学科展开实证研究,对华侨历史、侨乡历史、侨乡传统思想文化、民俗信仰等方面开展研究。其中,五邑华侨华人史、五邑侨乡文化、陈白沙思想研究和五邑近代西方宗教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并达到了一定学术水平。注重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积极参与侨乡文化建设。

(四)侨乡艺术设计:利用侨乡文化资源,提炼文化符号,转化为艺术设计资源,进行文创科研,为侨乡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五)侨乡武术:重点挖掘、研究、传承和发展侨乡武术文化。这是研究中心近年新拓展的一个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