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姓名:娄宏亮
学历:研究生
语言:中文/英文
职称:副教授
电子邮箱:lhlks1976@163.com
研究国别与地区:英语国家研究
研究领域:语用学、跨文化交际
学术社团: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注册会员
其他:中国致公党江门市委会委员,中国致公党江门市市委会高校支部主任委员,第二届江门市蓬江区政协提案研究会人才库专家,第五届江门市蓬江区政协委员,江门市蓬江区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江门市二级高层次人才。
二、教育背景
1996.09--2000.07 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本科,获得学士学位
2003.09--2006.07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方向, 获得硕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2000.09--2003.07 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2006.09至今 五邑大学人文与政法学院, 副教授(硕导)
四、学术访问
2011.08--2012.02 美国爱荷华州威斯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13.01--2014.0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
2016.01--2017.0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五、获奖
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工作先进个人”,
政协江门市委员会“2013年度优秀社情民意”,
中国致公党江门市委会“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社情民意信息奖”、“参政议政积极分子”、“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五邑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五邑大学教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六、学术成果
(一)项目:
1.主持五邑大学校级青年基金项目:英语一词多义的认知隐喻对比研究与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30422001) 2009,已结项。
2.主持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认知语用对比研究(2011B11)2011,已结项。
3. 主持五邑大学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基于建构主义的体验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的教学实践改革—以商务英语专业中的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为中心(JG2013010)2013,已结项。
4. 主持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体验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群的教学实践改革—以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为中心(GDJG20142355)2014, 已结项。
5. 主持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认知和社会政治隐喻多维研究(30418023) 2017,已结项。
6.主持江门市教育局项目:认知隐喻中小学词汇教学研究项目(2032100305)2018, 已结项。
(二)论文:
[1]娄宏亮,吴佩雯.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5E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24,(29):133-136.
[2]娄宏亮,林嘉杰.“大观念”视角下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J].英语广场,2023,(32):127-131.
[3]娄宏亮,余淑媛.基于认知隐喻理论视角下对英语一词多义词汇教学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2):196-198.
[4]娄宏亮,王雪.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一词多义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9):158-160.
[5]娄宏亮,刘嘉琪.层创结构对高考英语阅读解题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8,5(33):198-199.
[6]娄宏亮,罗启刚,刘嘉琪.双重透视结构下的政治隐喻分析——基于语料库与外交部发言的研究[J].现代语文,2018,(07):108-112.
[7]娄宏亮.隐喻视角下对《永别了,武器》中自然要素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5,(20):26-27.
[8]娄宏亮.建构主义体验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以经济学原理课(全英)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7):168-169.
[9]娄宏亮.基于认知隐喻的《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07):80-81.
[10]娄宏亮.商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应用——基于体验式教学模式[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7(02):127-129.
[11]娄宏亮.解读作品《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形象[J].语文建设,2014,(06):39-40.
[12]娄宏亮.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05):158-160.
[13]娄宏亮.一词多义的认知隐喻研究与英语词汇教学[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6(02):58-61.
[14]娄宏亮,颜海波.皇家永利将实行城市免费义务教育及其对弱势群体的措施[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4):68-69+78.
[15]娄宏亮.皇家永利汉英翻译中重复现象的分析[J].考试周刊,2007,(25):17-19.
[16]娄宏亮.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5):90-92.
[17]娄宏亮.汉语歌词中隐喻的认知研究[D].山西大学,2006.
[18]娄宏亮.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