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 正文

第七届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 ——“丁龙及其时代”学术研讨会在五邑大学举办

发布者:吴捷 [发表时间]:2024-06-26 [来源]: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谢德 通讯员 石坚平)习近平主席在给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的致信中指出,“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一百多年前,世纪之交,中美关系充满冲突、对抗的时刻,一位普通的旅美华工丁龙(Dean Lung)与美国百万富翁卡朋蒂埃一起共同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捐建了丁龙汉学讲座教席,开创了美国最早的汉学系,为推动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人民友好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捐赠之初,哥伦比亚大学赛斯?娄校长高度评价丁龙的捐赠行为,“这是中国人尝试让我们了解他们,并对他们公平、公正对待的反映。”原哥伦比亚大学副教务长保罗?安德里尔也曾评价道:“Dean Lung不是一个学者,不是一个将军,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仅仅是众多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中的一个,他捐出来的是钱,但更重要的是贡献了他的视野和理想。”1905年,丁龙最后一次离美回国之后,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谁为丁龙?何为丁龙?何以丁龙?为解开丁龙百年之谜,6月14日—17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五邑大学、暨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丁龙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五邑大学举办。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南开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五邑大学等5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丁龙及其时代”的历史之问与时代之问,发掘丁龙作为中美交往中的特殊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及其当代意义。这是中美学界相关学者第一次相聚举办丁龙专题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学者们围绕“丁龙的建构”“丁龙与马万昌”“丁龙教席研究”与“丁龙的当代价值”等四个主题进行了集中而热烈的学术讨论,各抒己见。

(1)“丁龙形象的建构”

美国丁龙研究著名学者米娅以书面论文参加了本场研讨。她介绍了其从事丁龙研究的思想动机与具体过程,更交流了她从美国人口普查资料、出入境登记档案中发掘丁龙的新资料,并前往卡朋蒂埃家乡进行田野调查的经历,勾勒出丁龙在美国的生活轨迹,推动了丁龙及其故事在史实基础上的重构。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石坚平以“附魅与祛魅——丁龙形象的建构、解构与再建构”为题,不仅分析了20世纪上半期美国报纸为丁龙建构出的“华人男仆”“东方哲人”“捐赠者”与“受人敬重的仆人”等四种公众形象及其内在演变的时代因素;还分析了20世纪后半期华人世界知识精英对丁龙故事不断地建构与演绎的具体过程及其内在联系;最后联系21世纪丁龙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指出,丁龙形象的建构,可以分为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事件的建构”,即对丁龙及其事件的各种细节、情节的建构,使之更加合情合理,以符合建构主体与受众的期待。另一条路径是“意义的建构”,即对丁龙及其事件在历史意义、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上的发掘与阐发,关注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此次研讨会,纪念丁龙,探讨丁龙事迹的当代意义与社会价值,就属于“意义建构”范畴上丁龙形象的再建构。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武洹宇副教授,以“海外中国观与文化主体性叙事的交互建构——以“丁龙”捐赠的传奇化过程为例”,从早期美国中国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丁龙”捐赠传奇化的建构过程,并指出以积极的美国中国观中“孔夫子”和“儒教”为符号象征的文化前结构(Vor-struktur)在卡朋蒂埃及其秉持积极中国观的社交圈中得以重新激活,并推动了丁龙汉学讲座的设立与早期丁龙形象的建构。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主席李明欢教授认为,在讨论丁龙形象建构具体过程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思考谁在建构?为谁建构?建构所依据的史料?哪些因素在丁龙符号象征构筑的解释过滤器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美国丁龙研究著名学者王海龙表示,丁龙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普通华工。对丁龙形象的建构,应该将其放置于具体的历史时代中,不宜过分拔高与神化。

(2)“丁龙与马万昌的关系研究”

2020年在中美学者、媒体和地方侨务、文史工作者的共同推动下,广东省台山县白沙镇千秋里村发现了一批新材料,给寻找丁龙之谜带来了曙光。这批材料显示一位名叫马万昌的老华侨,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丁龙。

为此,研讨会主办方特意邀请了马万昌家族后裔代表黄英英、黄畅泉参加本次研讨会。马万昌的曾孙女黄英英女士运用家族多年珍藏的老照片、祖先画像、祖先牌位、新宁铁路股票以及金钟等文物,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家族内部口头流传的有关马万昌(进隆)的各种故事。马万昌的曾外孙黄畅泉先生不仅讲述了卡朋蒂埃晚年写给丁龙的那两封信件的保存流传情况,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在马万昌旧居发现那张与哥伦比亚大学皇家永利:悬挂的丁龙照片高度相似的老照片的具体情形。他们一致认为祖先马万昌就是消失的丁龙。这些口述资料为寻找丁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视角。

围绕丁龙与马万昌的关系,中外学者在会场上也展开了热烈的研讨。陈家基等学者通过考证认为马万昌就是中美两国长期寻找的丁龙。五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国雄教师认为,虽然新发现的材料在证据链、论证细节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这是目前最接近历史真相的重大发现”,他倾向于认为马万昌即为丁龙。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也在避讳、材料质地等方面提出疑问,并认为对此结论应持更加审慎的态度,主张既要对已发现的关键材料进行纸张、材料、笔迹、墨汁等多专业、多角度的科学鉴定,又要进一步发掘新资料,寻找新证据,为最终结论的确立提供一个科学严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术依据。

(3)“丁龙教席研究”

美国学者王海龙教授则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丁龙和雇主卡朋蒂埃在哥伦比亚大学成功捐建丁龙汉学教席,开创汉学系的原因,认为“丁龙和卡朋蒂埃的倡导迎合了美国国势和学校发展的趋势,因而受到了两任校长的支持”。他还认为,丁龙倡建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标志着美国汉学发展的一个全新的起点,对美国汉学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吴金平教授与硕士研究生姚懿鸿一起,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分析丁龙推动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建立的成功原因。其内因就是哥伦比亚大学当时具有建立汉学系的意愿和动力;外因是丁龙在美国大学捐建汉学系的夙愿得到丁龙雇主兼好友卡朋蒂埃与清政府的鼎力支持。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朱健刚教授以丁龙汉学教席捐赠为例,分析了中国本土的公益慈善逻辑与西方近代捐赠文化在这一海外捐赠中发挥作用的过程,从中指出中国慈善在近代转向公益,并非只是单向地将西方的慈善模式进行嫁接创造,而是中西文化双向互动、相互构成的结果。

(4)“丁龙的当代价值”

丁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旅美华工,然而,他为推进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时代价值已超越了丁龙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个体存在,使之成为了中美文化交流的独特符号。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皇家永利:主任王成志通过对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斯·罗(Seth Low,1850-1916)及其家族的研究,表明在世纪之交美国排华依然严重的时期,作为教育家、政治家、外交家和慈善家的罗校长对中国和中国人依然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和尊重,依然大力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中美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丁龙与罗校长代表的中美平等交往、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互惠合作的精神和遗产,今天仍值得我们珍重、研究和推广。

当前中美关系再度紧张,文化冲突若隐若现,中美民间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邝其照的后人黄植良先生为研讨会带来了丁龙时代另一个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范例。1874年至1882年,中国游美肄业馆的翻译邝其照,在旅美期间,不仅与美国知识分子、地方精英往来密切,还与哈特福德居民之间建立了深厚情谊。这深深地影响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促使其认识到西方社会盛行的种族优越论的荒谬性、不同种族之间友谊的可能性以及所有种族的共同人性。这些思想被纳入他的书中,尤其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中,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国雄教授认为,未来的丁龙及其时代研究,应该超越对丁龙个人生平及其捐赠故事本身的研究,运用更加宏观、更加广阔的视角,从美国排华史、美国早期“中国观”与中美文化交流史等领域入手,不断拓展和深化相关研究。他认为,“丁龙”译音虽然不准,它本身已成为一个有历史文化积淀的“符号”。“丁龙”为中美两国交往发出的一个伟大倡议,是中美文化交流的独特符号,成为中美两国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为今天带来众多深刻启示。

李明欢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在美国排华猖獗的时代,Dean Lung汉学讲席的设立何以可能?又何以弘扬?这无疑一直是历史之问。在当今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面对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相互博弈之大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复杂动态,“丁龙之为”何以再造?民间外交何以作为?这无疑是迫切的时代之问。

习近平主席强调,应当“发挥民间外交优势,拓宽各国人民心灵沟通渠道”。六千万华侨华人砥砺奋进于五洲四海,栉风沐雨,胼手胝足,兢兢业业,融通中外,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丁龙们”用青春、汗水和生命写就于天地之间的谁为丁龙、何为丁龙的现实答案,是“何以丁龙”之时代之问的最佳答卷。

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中外学者到马万昌的家乡——广东省台山市白沙镇千秋里进行调研,探访了马万昌故居旧址,倾听当地村民讲述当地的华侨掌故,并前往华侨新村——墨林里与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进行学术考察。

本次研讨会为中外丁龙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学术争鸣的舞台。其体现了五邑大学十多年来连续打造“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本次研讨会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暨南大学驻五邑大学帮扶工作队承办,台山市侨联、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与台山市华侨历史文化协会协办。

(来源:2024年6月21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