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正文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简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9-04 [来源]: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五邑大学自建校以来就重视对华侨历史、侨乡文化的研究,1994年成立“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室”。 1996年学校将“专门史(华侨史)”列为校级重点扶持方向,1999年升为重点扶持学科, 2003年升为校级重点学科。2006年学校在原“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所”。同年11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落户皇家永利:,此为首个省级侨乡文化的学术研究基地。2008年“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7月,广东省委宣传部授予五邑大学“广东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华侨文化研究基地”,是九个基地中唯一的侨文化研究基地。同年12月,五邑大学申报的“侨乡文化与遗产(专门史)”竞争性入选第九轮广东省重点学科(新兴交叉类)。2014年“侨乡文化与遗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成为广东省首批认定的20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5年,中国侨联批准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同年,五邑大学与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共建的“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赋予五邑大学推动全国侨乡文化研究的新使命。2016年,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018年,“侨乡文化与遗产(专门史)”入选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2020年10月,五邑大学将“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改名为“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同年11月,江门市委、市政府依托五邑大学成立“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江门市委宣传部依托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成立“侨批文化保护活化研究中心”。2021年,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设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为广东省岭南文化研究基地。

在二十多年的学科和平台建设中,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搭建了“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两年一届)、“中国侨乡比较研究”国内学术交流平台,推出了“侨乡研究丛书”,创办了学术辑刊《中国侨乡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侨批文书整理与研究”。学术成果转化级别高、显示度高。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首席专家单位,其中,2人被广东省政府荣记一等功,1人荣记二等功,为这两个中国涉侨的世界遗产申报成功做出了杰出贡献。2018年1月,受委托主持起草的省政府规章《广东省侨批档案保护管理办法》,由马兴瑞省长签署公布实施。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是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筹建与布展陈列唯一学术单位,是江门上川贸易岛列入国家文物局遴选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的学术论证支撑单位(另一广东入选城市为广州市)。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积极策划并推动的“广东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7年由广东省文化厅挂牌建设。

2009年以来,侨乡文化与遗产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是面向全校文、管、理、工、艺、体多学科领域的实体学术平台。现已初步培育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研究能力较强,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研究队伍。学术团队组成人员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学、人类学、文化学、人口学、社会学、建筑学、材料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学科,为有效率有质量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比较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拥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其中包括面积300㎡的侨文化展示馆,特藏侨乡文书30000件(套),图书资料5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