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学科建设 >> 重点学科 >> 正文
信息与通信工程
发布时间:2024/02/07 文章来源:发展规划处 浏览次数: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两个二级学科。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1993至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12年被评为第九轮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1998年获批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学校最早获批的三个学位点之一,2005年获批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电子与通信工程(现更名为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硕士50余名,博士生20余名。拥有广东省海量生物特征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终端(奥威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名牌专业和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教师54人,其中,博导5人,高级职称占83.3%,博士学位占92.6%,海外经历占37%;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人、省千百十工程与省高层次人才20余人次。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较明显的学科群资源优势,对本学科形成有力的支撑。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与集成电路技术、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四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

方向一: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智能预测网络、小样本目标识别技术、变化检测技术、特征融合与识别系统的稳定性与快速性等算法实现与推广应用,对无人机遥感、脑机接口、计算美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向二:针对光通信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人工光子神经网络、光子储备池计算、光子混沌逻辑运算和激光混沌雷达测距的内在机理,及其在光网络通信中的应用,以发挥对相关产业的助推作用。同时,针对集成电路及其细分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驱动控制、数字光芯片技术及应用、半导体器件设计与工艺,创新理论算法与设计研制,有效推进集成电路技术研究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方向三:针对复杂的生产调度多任务/多目标协同优化问题,研究基于工业数据驱动与智能算法驱动的高效调度方法;针对生产调度与物流集成的多任务/多目标协同优化问题,研究基于强化学习与进化计算混合的智能优化求解方法;结合医学与工业应用领域的实际需求,提出新型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对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向四:从现有信息理论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中,研究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复迭代系统与计算复杂性、以及图像处理与重建等关键问题,提出信息处理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对信息处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本学科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首等要务,着力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兼具创新意识与工程能力的新工科学生。践行科教协同育人新理念,探索形成“在科研项目中创新、在科研平台上实践、在合作企业里锤炼”的育人新模式。建立项目驱动式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学生深度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探索企业联盟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信息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本学科积极对接行业学会和协会,担任国家一级、二级学会或协会理事或副理事长、学科组委员、期刊编委等职务教师20余人次;汇聚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负责人甘俊英,二级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数字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电子学报》《信号处理》《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委;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