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邑大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邑大 > 正文

“让我们知道从何而来” ——铁路华工后裔返乡记

发布日期:2019-09-03 浏览量:

回到开平市赤水镇屋林村回龙里寻根的安德莉亚、李美琳等人见到了亲人,情不自禁地与林慰韶等人激动拥抱。 周华东 谭楚明 吴永浓 摄

今年是美国太平洋铁路建成150周年。

怀着对家乡的强烈感情,为追寻祖辈足迹,也让皇家永利人知道华工及后代在美国的奋斗史,虞容仪芳、安德莉亚、辛西娅(安德莉亚表妹)、李美琳(安德莉亚女儿)、威尔逊等5位铁路华工后裔返回家乡参加6月6日—8日在五邑大学举办的“北美铁路华工的跨国生活”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6月9日—10日,安德莉亚、辛西娅、李美琳第一次回开平赤水镇寻根。

安德莉亚、辛西娅的先辈林立恒为生活所迫于1855年离开家乡,参与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后来在美国扎根繁衍,如今林氏后人在美国已经有400多人,枝繁叶茂。164年后,其后辈回乡,寻找先辈在家乡的点点滴滴……

虞容仪芳、威尔逊之前曾多次返乡。他们作为今年金钉节的重量嘉宾以及见证者,为侨乡人民带来了先辈的故事,以及铁路华工后裔为争取承认华工贡献所作的努力。

他们的先辈是众多铁路华工中普通的一员。回到先辈的起点,填补家族历史记忆的空白。“拥有完整的历史记忆,让我们知道从何而来,更从容面向未来。”这是铁路华工后裔回乡寻根的动力。

统筹/赵可义

文/江门日报记者 胡涛 赵可义

实习生 毕松杰

寻根

“这么多年终于回到了家乡”

6月9日上午11时,开平赤水镇林屋村回龙里,烈日当头。

“我叫你表姑,你是我的表妹。”回龙里的林慰韶迎来3位“洋亲戚”,他对着简单的族谱,正在厘清与安德莉亚及其女儿李美琳的辈分。林慰韶妻子用简单的英语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双方亲切握手、拥抱。

回龙里有些破旧。李美琳和母亲此行的目的就是寻找林立恒的祖屋。林立恒是安德莉亚、辛西娅的外曾祖父。他于1840年出生,是家里4个男孩中最年长的,12岁时和他的叔叔乘小船耗时6个月抵达旧金山。后来,林立恒成为铁路华工大军中的一员。林慰韶带领她们来到村中一间黄土墙房子前,房子已经破损不堪。房顶的木质结构横梁已经缺失一部分,院内杂草丛生。

辛西娅、李美琳拿出手机从屋外拍到屋内。“我所有的亲戚都焦急地等待皇家永利我访问的图片和故事。”李美琳说道。李美琳不顾林慰韶注意安全的提醒,进入残破庭院内部,详细询问房间结构和功能。她翻过杂草和矮土墙进入院内时,太过急切,还摔了一跤,裤子上蹭了很多土。“里面危险,不要进去。”林慰韶在墙外不时提醒着。

林慰韶看到了李美琳手机保存的林立恒照片。他的高祖父林立康与林立恒是亲兄弟。林慰韶表示:“只听家里的老人说林立恒去了美国,但不知道干什么。与李美琳聊起来,才知道他去修铁路。”

临走前,安德莉亚一行还在祠堂前祭拜祖先。

对于回到家乡祖地,李美琳激动万分。“回来真的是很激动,这么多年终于回到了家乡。”李美琳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这次访问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李美琳表示。

离开时,李美琳在土墙上取下一撮土,放进塑料袋内。林慰韶的妻子拿出纸巾,帮李美琳把裤子上的泥土擦去。

口述

铁路华工的历史故事

安德莉亚、辛西娅本次回乡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以口述者身份参加研讨会,分享铁路华工林立恒家族的历史。林立恒育有7子,5男2女。林福元、林福盛是其中两位,而他们分别是辛西娅、安德莉亚的外曾祖父。

辛西娅介绍:“1890年12月27日,林福元出生于旧金山。他在72岁时去世,当时我只有4岁。”林福元经历了动荡的年代,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然后在1913年获得航空执照。23岁的他回到中国,希望在余生帮助建设一支空军,发展中国航空事业。

在辛西娅看来,林福元继承了冯如的衣钵,成为中国航空“英雄”。“对我来说,外曾祖父至死都是一位英雄。在他的一生中,培养了许多其他无名英雄,其中有飞虎队员。他为抗日作出了贡献。”辛西娅表示。

而安德莉亚则讲述了其外曾祖父林福盛的故事。1906年,一场大地震袭击了旧金山,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林福盛曾参与旧金山唐人街重建而被清政府嘉奖,获颁功牌,以表彰他在旧金山大地震中为华人作出的贡献。在研讨会上,安德莉亚还展示了这个功牌的照片。“林福盛帮助了地震中无家可归的人,养活至少300人。”安德莉亚介绍。

虞容仪芳则是另外一位在研讨会上的历史口述者。“我为先祖而骄傲。”虞容仪芳是一名铁路华工后裔,其外曾祖父曾是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工头。“身为一名铁路华工的后裔,我深感荣幸,我的外曾祖父曾致力于建筑连接美国东西两岸的铁路,我认为有关他们华工的故事,应该有一位讲述者,让皇家永利人了解到铁路华工那段伟大的历史故事。”她表示,其外曾祖父远渡重洋到美国旧金山,非常幸运地在铁路沿线工作。由于他勤奋自学英语,所以被选上了当兼职翻译的工头。

据了解,虞容仪芳的外曾祖父在铁路竣工后回到旧金山,在一家商店工作并逐渐晋升为一名经理,他攒够钱后便把妻子接了过来。旧金山地震使唐人街受到了严重损毁,他们一家人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随后,其外曾祖父决定带一家人返回中国,回国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被埋葬在家乡——台山莘村。虞容仪芳的母亲还参与捐建莘村中学,并捐资办奖学金,如今莘村中学的学子仍从中受益。

金钉节

铁路华工 贡献得到肯定

在讲到先祖事迹时,威尔逊曾一度哽咽。在研讨会开讲前,全场为铁路华工默哀,这正是威尔逊的建议。

威尔逊的先祖是1865年因建设铁路而移民美国的华工。据他观察,当前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提到建设美国铁路这段历史,在美国太平洋铁路庆祝合龙的历史照片中,却没有看到任何华工,甚至并未提到建设铁路的工人中,九成是来自中国的华工。“移民的贡献在我们的历史书中没有被广泛教授。因此,我们希望移民在团结和建设国家中的作用被皇家永利人知道。”威尔逊有些哽咽地说道,希望通过今年金钉节上的玫瑰花车项目,让美国下一代了解华人对美国的贡献。

5月10日,美国各界在犹他州普罗蒙特瑞举行“金钉节”庆祝活动,纪念太平洋铁路建成150周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受邀参加。白宫当天就此发表总统致辞,文中对约1.2万名华工为修建铁路作出的巨大贡献予以肯定。“官方仪式上,我被选为第一个演讲者。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因为50年前,我的母亲是唯一一位现场参加百年纪念的后裔。”虞容仪芳表示,这50年来,我们一直在争取华工贡献被广泛认可。“在150周年庆典活动上,我们重新赢回了我们的历史,铁路华工终于在美国历史上获得了他们的地位。”虞容仪芳表示,当天发表演讲时,她穿的正是母亲曾为她缝制的旗袍。

牵手

五邑大学 与斯坦福大学合作

正是一位位铁路华工后代、专家学者的探寻和了解,铁路华工的历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斯坦福大学也是如此。斯坦福大学美国系主任、北美铁路华工项目发起人费雪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斯坦福大学与江门因铁路华工而联系在了一起。“许多中国铁路工人来自这里,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斯坦福大学将不复存在。”费雪金说。

“利兰·斯坦福写道,如果没有这些来自中国的华工,他们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条铁路。我爱斯坦福大学。我在这里任教,但我们对于这些工人的了解少之又少,这是很可怕的。”费雪金表示,“要知道是他们为利兰·斯坦福带来财富使之建立了我们的学校,所以我们才能够推出重大跨国研究项目,能够尽我们所能去了解他们,我认为讲述这个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介绍,五邑大学自2012年签订协议以来就与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项目组合作,共同推进北美铁路华工研究,深入五邑侨乡,联合开展北美铁路华工村落田野调查。这个会议从不同的学科进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学术上的启发,对铁路华工的研究应该说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希望未来能把研究的领域拓展得更宽,例如其他铁路华工的贡献等;研究铁路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美国统一、太平洋贸易的贡献;弘扬他们所展现的智慧、品德、精神。”张国雄表示,他们的功绩永存不朽,应该持续、永远记住这批伟大的劳工群体,应该持续开展研究。

专家声音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

近代华工史是“苦难史”更是“贡献史”

19世纪,以广东人为主的华工为北美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其中五邑籍华工又占了很大比重。然而,他们的贡献与牺牲长期得不到当地社会的承认与肯定。近期以来,这种情况才逐步改变。

就中国学术界而言,包括北美铁路华工在内的近代华工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卷入全球化的产物。他们或被拐卖或以契约劳工方式前往东南亚、北美等世界各地,作为主要劳动力为西方殖民地的开发与建设贡献了汗水与智慧。近代史上大规模出国华工,成为各地早期华侨的重要来源,奠定了今天华侨华人社会的基本格局。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学界对这段历史有不少研究成果。之后对这段历史的关注与探讨越来越少,而这段历史并未走远,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外关系史以及当下的中国与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必要从近代华工群体的整体视角重新思考他们的历史地位以及他们留下的历史遗产,思考近代华工对中国和世界的当代意义。近代华工史不仅是“苦难史”,更是“贡献史”,是中国与世界的宝贵历史遗产。

斯坦福大学美国系主任、 北美铁路华工项目发起人费雪金:

华工在美国铁路基础设施 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太平洋铁路在美国内战之后,将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穿越美国大陆所用的时间从几周缩短至几天,这让定居美国西部变得更加容易,促进了货物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的运输以及将材料从东海岸送至西海岸,加快了美国的开放速度,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国家。铁路华工作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他们,这条铁路就不会建成,至少不会那么快建成。事实上,在第一次横贯大陆的铁路完工后,中国工人继续在美国西部、东部、南部以及西北部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美国人民以及其他各国人民周游美国大陆铺平道路。 (赵可义 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