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1-16 浏览量:
江门市人大代表梁汉文(左)在和群众交流。戴惠甜 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身为其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江门目前正处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才能用好江门的资源优势,在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何才能乘着这股建设东风,推进区域经济大飞跃?如何才能把握住这个机遇,实现争先进位的发展目标?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围绕江门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部分代表委员已经经过认真走访调查形成提案。其中创新驱动、基础建设和改革发力成为提案重点。
1 创新驱动
强化人才岛与发达城市人才资源对接
创新驱动是城市大发展的核心动力。多名政协委员认为,江门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从打造人才高地、强化企业创新意识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增强融入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资本。
从吸引各类人才打造创新协同高地的角度出发,民革江门市委会市委委员、蓬江总支主委林命彬认为,“江门应该瞄准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亟待解决的人才问题,打造江门人才岛”。
因为粤港澳大湾区虽然经济总量跻身全球第三大湾区,但是在第三产业、世界100强大学数量、福布斯500强企业数量、高层次人才等方面与世界三大湾区仍有较大的差距。林命彬建议江门以旧金山、纽约、东京湾等世界一流湾区为参照,围绕机制创新、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土地、生态、文化的优势,整合人才岛和周边镇街土地资源,探索“飞地”经济,与港澳和大城市共建“制造与研发”“金融与科技”“研发与销售”等飞地模式,强化人才岛与经济发达城市的人才资源对接和协作,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通过共建知识产权交易所、人才大数据平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才股票市场、国际人才云基地等方式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协同高地,充分发挥江门珠西门户的桥头堡作用。
对于如何进一步实现招才引智,江门市工商业联合会则建议加强企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工商联等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人才、引进人才;发挥异地商会组织及行业协会联系面广的优势,以商招才、以才引才;鼓励和支持江门市社会团体和企业等驻外机构设立人才工作站,开展招才引智工作。
“(江门)可以充分尝试建立青年人才举荐制度,邀请各行业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担任成员,推荐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才,直接认定为江门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关待遇。”市工商联认为,深圳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马蔚华、王石、王传福等20位名人,每人每年可以向深圳推荐两名他们认可的人才,以增强社会效应。
站在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提出,江门应该加快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为核心,着力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短板”,破解创新驱动和自创区建设瓶颈难题。
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建议,通过持续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不断培养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应集中力量引导具有优势的创新型产业发展,形成具备区域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人才引进,依托五邑大学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契机,提升五邑大学服务地方企业能力,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2 基础建设
打造特色平台融入大湾区发展
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处于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腹地纵深广阔,发展备受各方期待。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认为,江门更应主动作为、长远谋划,突出优势、找准发展定位,精准布局、实现差异化发展,将其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平台。
加快融入大湾区建设,首先要找准薄弱之处。民革江门市委会指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的门户城市,与其他城市比较,江门市还存在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品质规模以及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短板。对此,江门应从产业、交通、人才、城区建设等方面打造完善的发展平台,承接大湾区发展。
打造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江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的枢纽门户城市,就要适应市域空间平台总规模发展需要,用世界眼光超前谋划市域内的水、陆、空场站港等设施的空间布局,轨道网和高、快速路网的体系布局,做好与大湾区内外交通体系的对接。民革江门市委会还建议,江门要加大投入、加快干线路网的建设,实现外连内通,不断提升其区位优势,为产业平台做好支撑,为强化主城区的中心功能地位奠定基础。
交通先行,产业平台建设也需跟上。科学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将有助于江门打造粤港澳重大经济合作的有力平台。江门市政协澳门区联络组提出,江门应加快建设澳葡青年创业园,支持澳门青年在江门创新创业,配套相关的优惠政策扶持澳门青年发展文创或科技事业。一方面,澳葡青年创业园可以把海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到江门;另一方面,江门澳门的深化合作还可以加强澳门青年一代对家乡的联系,增强认同感。此外,江门还可发挥江门同乡会和澳门江门商会的作用,利用社团组成实务操作型投资团队进行业务对接,构建江澳两地联系沟通平台。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旅游业界已先行先试。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界合作峰会上,11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协会代表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界合作协议书》。在这样的机遇下,江门或能以旅游为新的突破口加速融入大湾区建设。对此,江门市政协委员黄德宗就建议,江门要抓住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机遇,在做好规划布局、顶层设计的同时,出台扶持政策,加快招商引资,利用社会资金、专业资源、创新模式加快发展。
3 改革发力
提高服务能力打造软实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更开放、更优的营商环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一员,江门正通过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十五证合一”和“承诺制”、民营经济“十二条”等措施,提高地方服务“双创”的能力,打造地方软实力。
“江门率先实施‘十五证合一’,通过‘一窗受理、信息互认、同步办理、多证合一’一站式服务模式,凸显了政务服务便捷、高效、节约的原则。”江门市人大代表、江门市房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汉文认为,江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提升行政服务效率、降低市场主体创设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力等方面取得了成绩。
不断提高服务效率,还需在企业办事的各个流程上下工夫。江门市政协委员严岩认为,江门要进一步深化行政服务改革,继续把“惠民、简政”落到实处,要推动“办事跑一次”改革。他指出,改革的核心在于科技驱动创新,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对现有的政务服务进行创新提升。使原来局限于各单位内部的数据共享、互联到政务平台上,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哪些事项仍需改进?梁汉文告诉记者,除新版企业营业执照外,江门还应在变更、注销业务等方面实现优化审批流程,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还要推进涉企证照事项标准化管理,在全面梳理、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全面公开涉企证照事项目录和程序,明晰具体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列明审查要求和时限,实现服务事项标准化。
而严岩则更为关注目前不动产登记手续繁琐的问题。不动产登记是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是重要的民生事项。他建议,江门可借鉴杭州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整合现有的住建、国土、地税等部门的窗口,实现不动产登记“一个窗口受理,资料准备规范的情况下可一次办妥”的目标。
代表委员风采
市人大代表梁汉文:
呼吁保护商业实体店铺生存发展
在江门市蓬江区政府前,一座人行天桥连接着道路两旁。群众走过天桥,既方便又安全。车辆在天桥下快速通过,不再堵塞。2017年,江门天桥建设数量激增,在建及拟建人行天桥超20座。
看到这,江门市人大代表、江门市房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汉文的内心除了激动,皇家永利的是欣慰。因为,江门加快人行天桥的建设工作与他多次调研并且连续多年递交的建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认真履职,为人民干实事。”
2016年,在入户调研的时候,梁汉文从常安路、象溪、堤东、堤中、堤西等路段的商户了解到,江门市个体户租用国资资产的年限只有两到三年,时间一到好不容易装修好的商铺又被收回进行网上招租,原租户又没有优先权,导致许多经营者不敢投资,造成了连长堤、常安路等商业繁华地段都有许多临街铺位长期空置。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梁汉文马上着手写出《皇家永利保护我市商业实体店铺生存发展空间的建议意见》的调研建议,并呼吁相关部门尽快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开招租办法,以保护商业实体店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017年12月,梁汉文提出《皇家永利科学利用国资资产的几点建议》,建议提出引导民间行业协会发挥作用,有组织地自筹资金优化实体商铺经营环境,打造特色产业,把自己所在的商业圈建设成为现代商业区,并以优质特色服务留住回头客,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商业实体店铺的生存发展关系市民就业,值得关注。”在堤中路一企业上班的市民谭瑞群告诉记者,梁汉文的建议切实反映了他们的心声。
除了实体经济,今年,梁汉文将更侧重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提出建议。“江门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化氛围,下一步要让这些文化元素更好地与现代生活融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市政协委员梁正雄:
让“民营经济12条”切实落地
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是政协委员的职责。作为江门市政协委员,江门市信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正雄正切实履行这样的职责。
作为经济界的政协委员,梁正雄在经营好自身企业的同时,十分关注江门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也注重收集企业界的声音。江门市阳江商会副会长谭盛华告诉记者,商会举行联谊活动时,梁正雄都会主动找企业家聊天,了解他们在企业经营、人才招聘等方面的困难。
“我经常参加江门市工商联的活动,对企业家的诉求比较清楚。作为政协委员,我也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的诉求反映到相关部门,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梁正雄笑着说。在政协江门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梁正雄提交了《让“民营经济12条”在我市切实落地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呼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12条”提出打造“群众办事方便快捷、企业税费负担不重、项目审批程序简单”的惠企环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在收集了企业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后,梁正雄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江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营商成本比较高;二是大型龙头企业不多;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梁正雄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政策落实督查机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时与高校建立起长效人才联络机制。
对此,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后亦作出回复。江门正通过开展承诺制试点、推行委托制改革、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措施深化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对于该回复,梁正雄是满意的。“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皇家永利‘民营经济12条’的提案很快得到了落实。以前企业办个手续要跑好几天,现在有了多证合一,有的事项一天就办好了。”梁正雄告诉记者,江门营商环境的明显改善让他感到高兴。
南方日报记者 陶然 戴惠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