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邑大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邑大 > 正文

首届江门侨乡杰出专家奖获得者--张国雄擦亮侨文化品牌

发布日期:2011-03-15 浏览量:

多人知晓张国雄,是从“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遗开始的。张国雄不仅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的首席专家,还是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布展项目的学术总负责人,他对五邑侨乡文化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开创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学术新领地,使广东侨乡文化研究成为可以拿出与国外学者对话成果的日益成长的领域,并推动了江门以侨文化为特色进行城市形象塑造。

作为首届“江门侨乡杰出专家奖”及50万元重奖的唯一获得者,张国雄也坦承自己很兴奋:“钱我在乎,但我更看重这份荣誉。作为一个‘北佬’,我可以得到侨乡政府和这么多人的认可,这才是我最大的满足。”

摸索 以侨为根开垦学术处女地

“我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学者,因为我学术上的成长是在江门完成的。”张国雄一直这样定义自己。 张国雄学术上的成长,几乎都是在侨乡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而这并不是他起初研究的方向。张国雄在博士期间读的是历史人口地理专业,北京大学博士后期间主攻的是中国内陆移民理论。“虽然都是移民现象,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毕竟是转向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其实,张国雄当初决定回到江门时,皇家永利的是凭直觉。此后,他在学术方向上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张国雄在江门做的第一个研究是皇家永利涉外婚姻的新移民研究。平日里,一上完课,张国雄就骑着自行车去民政局查看涉外婚姻登记的原始资料,一卷一卷地调出来,一页一页地看,一个表格一个表格地抄,抄了一年多,然后回来进行整理。这个项目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很枯燥,不过张国雄由此拿到了大量因婚新移民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一组实证性的新移民论文。

张国雄与开平碉楼的结缘则是一个偶然。1996年春天的某天,张国雄乘车来到开平,一座座矗立在南国乡村带有明显外来建筑色彩的乡土建筑,使他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张国雄“感到太震惊了,它吸引我不断追究建筑背后的文化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张国雄欣喜地发现,之前的文献资料中所涉及的碉楼,几乎都是从建筑学角度去论述,而对蕴含其中的华侨文化与历史价值的研究则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是一块学术上的处女地。

“一个真正的研究者得有属于自己的学术上的根和属于自己的学术领地。”张国雄说。此后,张国雄就围绕着侨乡文化这个学术之根,进行了长达16年的资料挖掘和整理研究,从中汲取养料,茁壮成长起来。

克难 16年挖掘勇攀学术高峰

研究方向确定了,但随之而来却面临着两个最大的难题:一是有关碉楼的研究成果非常缺乏学术的基础;二是有关碉楼的原始资料更少,“有点无米下锅的感觉”。于是,张国雄一有空就往开平跑,进行田野调查。张国雄当时主要是采用记录口述历史的方式,找了解碉楼建造历史的村民聊天。

由于不懂当地语言,作为“北佬”的张国雄,起初并不被当地人所接受——会不会讲广东话?不会。听不听得懂?麻麻嘚。那你做什么华侨文化研究?“首先一点,我承认,广东话我不会讲,是影响我学术研究的一个短板。如果我会当地语言,我可能会做得更好,比如对老人们口述历史的表达中更细微的东西,体会会更加真切,但这不影响我对学术大的把握。”张国雄坦承地说。

此后几年时间里,在由当地人作向导和翻译的帮助下,张国雄对碉楼进行普查和抢救性访问,几乎用脚步丈量了开平大多数有碉楼的村庄,加上自己的知识储备,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看法。“每一次下去,我都很兴奋。我和梅伟强副教授走完一个村再到另一个村,中午走到哪儿,就随便在路边吃点,然后继续。”回忆起那段日子,张国雄言语中依然流露出激情。如今,提起张国雄,开平很多村庄的村民都会亲切地说:“你问那个‘碉民’啊,识得识得!”

正是因为有了长期的田野调查和基础性研究,开平碉楼(当时申报项目的名称是“开平碉楼”,后更名为“开平碉楼与村落”)决定申遗时,当时负责申遗工作的开平市委常委李玫到五邑大学找到张国雄,希望他参与并指导开平碉楼的申遗工作,他成为了开平市政府邀请的第一个申遗高级顾问。2000年底,国家文物局局长来开平调研,由张国雄进行学术汇报。张国雄当时提出的学术看法,成为此后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的基调。

2000年以后,在开平市政府的支持下,一座座沉封数十年的碉楼相继被打开,张国雄经历了所有被托管的碉楼的文献、文物整理和清理工作。只要跟碉楼有关的,一个电话,他就立即过去。每打开一座碉楼,他都第一时间跑过去着手进行清理。尘封多年的碉楼,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霉味,毒蚊蝇、毒蜘蛛四处逃窜,张国雄却把那些散落在碉楼之中的故纸堆视若珍宝,有时他的手脚被毒虫咬伤都浑然不知。正因为做了长期艰苦的资料挖掘整理工作,张国雄才可以底气十足地说:“我是对碉楼资料掌握最丰富的人。毫不夸张地讲,现在开平碉楼研究所档案室所有碉楼的文献资料,每一页都是我经手的。”

申遗过程中,陆续有广州、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很多学者加入到碉楼的研究中,为申遗从不同学科做出了贡献,张国雄全身心投入和研究深度使他被开平市政府聘为申遗首席专家。

创新 申遗文本成中国范例

在申遗过程中,张国雄等专家团队承担的申遗文本和保护规划撰写是核心工作任务。作为申遗文本的第一撰稿人,张国雄先后参与撰写了两个文本,因为在6年的等待中,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出台新规定,2007年的申报项目必须提交新格式的申遗文本,而《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中国第一个按照新格式提交的文本项目。 “两个文本最大的不同,不是格式,而是项目定位的侧重点不一样了。”张国雄介绍说,在国际申遗专家的提议下,开平申报项目文本从《开平碉楼》更名为《开平碉楼与村落》,这就要扩充、调整、更改申报内容,意味着相关的很多工作要重新补充。时间紧迫,无前车可借鉴,张国雄和团队成员们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里挑灯奋战,在最后关头,张国雄、谭金花、谭伟强他们熬了四天三夜,把带着印刷机余温的申报文本送上了飞机,在世界遗产大会规定的提交文本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了任务。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文本也被国家文物局推荐为2006年以后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撰写的范本,该文本还荣获广东省2006-2007年度省社科调研咨询报告类一等奖,这也是省政府自2004年设立社科政府奖以来,首个以地级市研究团队为主体独立完成的一等奖,也是江门市获得省级社科政府奖一等奖的重大突破。

坚持 从坐冷板凳到带领研究团队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申遗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需要学术上的解答,也反过来推动了张国雄以及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学科的学术成长。

在此之前,五邑大学和广东省的其他高校一样,在做华侨文化研究。然而,由于研究对象是早已旅居国外的华侨,和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机构相比,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苦于缺乏第一手资料而很难有所突破,这一方向似乎也越做越窄。

“其实难就难在对侨乡文化、华侨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上。我们做了挖掘人。”张国雄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工作启动之后,大量皇家永利碉楼的第一手资料出现,张国雄以及五邑大学科研团队开始有意识地主攻侨乡文化。

2006年11月,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落户五邑大学,该基地是广东省哲学社科领域地方历史文化的第一个研究基地,张国雄是该基地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张国雄本人先后发表20余篇论文,还独著或与他人合作出版了9部专著。

结果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过程的顺利。和其他年轻学者一样,张国雄也经历了一个坐冷板凳的过程。长期以来,侨乡文化在学术界并不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论文发表也比较困难,随着张国雄所掌握的资料不断丰富及学术观点的日趋成熟,他的论文才开始陆续在一些高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另一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开平碉楼与村落能否申遗成功,连江门本地很多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心里都打着问号。张国雄说,什么事情都不难,关键是看准了目标后坚持下去,尤其是在很多人并不看好的情况下,坚持做一件事,就更加不易。

“坚持,这两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在这个过程中,要耐得住冷板凳的寂寞和克服长期看不到希望曙光的动摇,也许做别的事情更容易,比如我多讲几节课,课酬可能皇家永利一些。”张国雄说。

经过张国雄和五邑大学团队多年的坚持努力,侨乡文化开始作为一个学科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已经成为广东侨文化研究学者可以拿出与国外学者对话成果的日益成长的领域。“我很高兴的是,作为一个地方院校我们现在已经做到,在国内一谈到广东的侨乡研究,人们就会想到要找五邑大学。”张国雄说。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张国雄和他们团队的目标则要宏大得多——“‘十二五’期间,五邑大学要成为广东优势文化即侨文化研究的一支生力军;‘十二五’末期,这个团队要去冲击教育部人文社科特色研究基地——我们有这个基础和可能。”

贡献 把侨文化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张国雄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人文社科要做普及工作,要把我们丰富的侨乡文化资源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五邑大学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的建立、江门华侨华人博物馆的建成投用——近年江门文化建设方面的三件大事,张国雄都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的文化建设项目,推动和促进了张国雄学术研究上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他的研究成果也在江门文化名市建设中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

让江门人引为为傲的“中国第一侨乡”的定位,就是张国雄首先从理论上进行阐述的。张国雄给时任市长王南健写信,从理论上阐述了江门作为第一侨乡的依据,尤其是从市场环境下城市运作策略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王南健将这封信作为内参转发给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看。2004年,中央电视台进行”魅力城市“评选,江门第一次大张旗鼓地将“中国第一侨乡”作为江门城市形象对外推了出来。“现在我们看到,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以‘侨’来塑造城市形象的,就只有江门,江门抢了先机。”张国雄说。

2010年,张国雄在华侨文化与侨乡文化的基础上,再次提出“侨文化”的概念。去年7月2日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主持的座谈会时,张国雄建议:“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要有自己的特色必须从实际出发,广东是历史文化资源强省,在文化资源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近代文化和侨文化,我们要扬长避短,做好资源的转化。”

张国雄之所以能够及时地对江门的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就是基于他长达16年对侨乡文化资料的挖掘和整理。“这不仅仅是一个纯学术的工作,还为政府的文化项目决策出谋划策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准备。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准备,当市政府提出炒热江门及探索树立江门城市形象时,我才有能力参与其中,政府的文化建设需要又反过来给予我思考,这个城市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张国雄说。

“我热爱这个城市。”张国雄说:“我的爱很具体,我喜欢江门休闲舒适的环境,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它和我的事业不可分割。我在江门成长,同时,这个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城市形象的塑造,知名度的扩大,也有自己的一份参与。” □文/本报记者 王亚方 刘楹冉 图/本报记者 周华东

《江门日报》2011-3-2日 A3版 【 时政要闻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