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邑大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邑大 > 正文

邑大学生组成实践队 暑假调研宗祠文化

发布日期:2015-11-12 浏览量:

队员调研祠堂文化,也让自己真正融入到社会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江门日报记者 韩玲群

刚刚过去的暑假,五邑大学12名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珠三角地区宗祠(祠堂)文化保护实践队”(下称“实践队”),奔赴多地,调研宗祠文化,寻求“在城市化发展和宗祠文化保护两者中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的答案。他们成为五邑大学2012年来首获“全国三下乡重点队伍”称号的团队。

被评为“全国三下乡重点队伍”

五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朱静仪同学,最先想到了调研祠堂文化。“我家附近有很多祠堂,有的已经五六百年了,可我一点都不了解,我爸爸、奶奶也不清楚祠堂的事情,这些祠堂同时还是文物保护单位,我对这些祠堂的未来很担忧,所以,就想到了调研宗祠文化这个题目。”朱静仪说。

林志勇是五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也是实践队的领队,他说,人们对于周边的宗祠文化缺乏重视,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少宗祠面临着被拆的危险,他们调研宗祠文化的目的,是寻求“在城市化发展和宗祠文化保护两者中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的答案。“实践队”的研究方向具有时代意义,被评为“全国三下乡重点队伍”,据悉,这是五邑大学2012年来首次获得。

12名成员调研近20座宗祠

实践队共有12名成员,来自五邑大学汉语言文学、环境工程、行政管理等八个不同专业,分别家住蓬江、顺德、台山等地,尽可能地利用跨专业、跨地区的优势保证此次调研的广泛性、互补性和科学性。大家在暑假返家时,两三人组成一组,分别调研所在地区的宗祠。顺德小分队调研当地仙涌村的祠堂群等,包括朱氏始祖祠、翠庵朱公祠、玉溪朱公祠、刚直葉公祠、葉氏大宗祠等;蓬江小分队调研潮连街道卢边社区的卢氏宗祠、环市街道篁庄社区的欧阳太守宗祠等;台山小分队调研台城草朗街的李氏大宗祠……调研中,成员们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找、走访宗祠负责人等,实地考察与走访了近20座宗祠,收集了大量的录像、录音、照片等资料。对这些宗祠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为宗祠未来的保护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在新时代里,宗祠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通过恰当的利用服务族人,造福后代,让宗祠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只有身上流淌着宗祠文化的热血,才有文化传承的可能。

调研中实现自我价值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12名成员虽遇到了多种困难,但也收获颇多,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

“祠堂地处偏远,路不好找,有次半路上车胎爆了,我们只好自己换上,那还是我第一次换车胎,居然成功了。”实践队成员、五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曾凌说。

实践队成员、五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林夏茵则对问卷调查印象深刻,“年轻人挺配合的,不少中老年人以‘在忙’为由拒绝我后,我就要想办法争取他们的配合”,有时,因为方言的缘故,与一些老人难以沟通,但他们自己会想办法,比如找年轻人来做翻译。

“与陌生人搭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得争取他们的信任,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太重要了。”曾凌说。“调研过程中,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姓氏文化,也了解到自己的宗族文化,学到了许多我们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林志勇表示。

(来源于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1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