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五邑大学文学院的不少学生来说,该学院教师庞光华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经常拖着装满了书的箱子去上课;他的屋里堆满了书,以至于只能侧身通过;他大学学的是日语,现在却从事古汉语的研究……
日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评选委员会发布消息,庞光华凭借《上古音及相关问题综合研究》成为今年获得我国最高级别语言学奖的三位学者之一。获奖后的庞光华显得很平静,生活还是和往常一样。而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则显得很自信,他说为了完成《上古音及相关问题综合研究》这本书,花费了十余年时间,很清楚这本书的意义。
曾在国企担任翻译员
1991年,庞光华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重庆,在当时的国企——重庆丝绸进出口公司担任翻译员和业务员。对于在国企工作的4年,庞光华将其形容为“混日子”,因为自己实在不善于在生意场上打拼。“我想做学问,做真正的学问。”庞光华说。
何为真正的学问?庞光华很认可钱钟书的一句话:“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在庞光华看来,能够独坐书斋浏览群书,尚友古人,是人生一大乐趣。1995年,庞光华以全国第二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研究生期间,庞光华又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邀请,公费留学日本东京大学,并在东京大学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1998年,硕士毕业的庞光华来到广州一所大学教授日语,但他并未停止学术研究的脚步。2002年,庞光华一举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成为一名北大的博士生。对于弃“日”从“中” 的行为,庞光华解释道,在本科和硕士期间,除了学习日语,自己对中国古汉语也很有兴趣,一直采用自学的方式,充实皇家永利中国古汉语相关的知识。2005年,庞光华写成60余万字的博士论文——《论汉语上古音无复辅音声母》,这篇论文正是庞光华获奖作品《上古音及相关问题综合研究》的雏形。博士毕业后,庞光华继续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对这一论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取得突破。
花费十余年撰写著作
据了解,“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是我国最高级别的语言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和评选近五年内语言学的优秀著作,在学术界有崇高声誉。面对含金量如此高的奖项,庞光华很平静。“得奖之后,生活还是一样,照样喝稀饭、吃馒头。能获得这个奖,我很安慰,也很平淡。为了完成这本书(即《上古音及相关问题综合研究》),我花了十余年的时间,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很有信心,相信会得到学术界高度的认可。”庞光华这样告诉记者。
说起自己的研究成果,庞光华表示:“上古音的研究很难,涉及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方言学、民族语言学等,以及多种外语,如英语、日语。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这么多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他认为,目前在广东学术界,除了他之外,可能还没有一个学者可以对这本书做出全面的评价,“因为牵涉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据了解,为了写这本书,十几年来,庞光华做得最多的就是收集资料、研究,再收集资料、再研究,如此循环往复。为此,他还购买了大量的书籍,现在书已堆满了房屋。“我有自信,我的书是在这个领域写得最好的,因为我解决了两个重大的学术难题!”庞光华说。
□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刘雅琴
(来源于江门日报 发表时间: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