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产学研专区>>科研平台>>正文

广东省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8年09月28日 点击:[]

广东省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省高校中唯一专业的功能纺织品研究团队和研发平台,下设纺织材料实验室、纺纱实验室、机织实验室、针织实验室、染整实验室、功能纺织品实验室及非织造材料实验室等七个专业研究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4200平方米

工程中心建设期间,新增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等5万元以上设备46台套,配置了功能纺织材料研究专用设备,以及许多先进纺织测试仪器,如 HB902 防紫外线透过及防晒保护测试仪、远场屏幕性能测试装置、织物静电测试仪、织物热湿舒适性测试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仪、高倍数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测试仪、TG-IR 联用仪、哈克转矩流变仪、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另外自主研发织物孔径分布测试仪、静电纺丝机、实验型涂层机等一系列装备,仪器设备总值达 2000 余万元。以上实验基地及实验设备建设有力地保障了工程中心研究项目的顺利开展。

工程中心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工作,在建设期内,通过严格考核筛选引进李峥嵘等博士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进修与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1位青年教师获得中山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位青年教师目前正在广东工业大学攻读材料学博士,于晖等4人晋升高级职称;实施“教授+青年导师”团队机制指导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术、工程硕士29人,现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团结协作的优秀科技创新队伍,共有核心技术人员49人,其中:高级职称35人,中级职称14人,博士27人,硕士13人。

工程中心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培养技术人员,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进行讲学和短期合作研究,建设期内举办、协办国内外学术会议4次,学术讲座16场,选派6人出国培训与交流,每年超过10人次参加国内各类学术研讨会,培训提高工程中心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同时与企业积极合作,建立了佛山市港纺联等5个条件较完善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研究生工作站及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共同培养企业100人以上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中心紧密结合地区大型纺织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相关纺织企业产业升级,加强高校、企业指导教师的互动与交流,将科研人员、研究生和高级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稳固、互信的合作关系。现有产学研基地包括:广东美达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江门市彩格环保科技实业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春燕纺织有限公司、新会冠华针织厂有限公司、江门新会大兴针织厂有限公司、开平奔达纺织有限公司、开平富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开平启帆织造有限公司、广东联合化纤染织有限公司、新会德发服装有限公司、新会明新弹性织物有限公司、开平纺织创新中心、广州天马服装有限公司、江门卓益纺织布业有限公司等。

工程中心积极鼓励中心技术人员定期参加企业的研发项目,从而提高其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鼓励企业导师、研发人员定期参加工程中心的研究进度组会,从而提高企业导师的理论水平,推动广东省纺织产业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果。建设期内开展产学研等各类项目40项,研究经费711.75万元,产学研项目“耐久防紫外吸湿排汗聚酰胺纤维及高档面料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和“有机硅改性涂料印花粘合剂制备及产业化研究” 分别获得2015年江门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三等奖。

工程中心始终坚持 “面向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不断开拓服务于江门及周边地区相关企业的生产和科技创新,长期与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彩格科技有限公司、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纺织技术研究所等产学研合作机构,推动广东省纺织产业升级。建设期内工程中心与企业合作申请专利46项,其中39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7项,其中1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转让专利成果8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获批省市科技技术奖6,有力地推动了珠三角地区纺织企业产业升级。

工程中心还承担纺织化纤产业规划编制、江门市纺织化纤产业发展规划、开平市化纤纺织服装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府规划项目,调研珠三角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现状,撰写专业报告,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专业建议,指明珠三角地区纺织行业发展方向。

0.6米针刺实验线

3H-2000PM2高性能比表面及微孔径分析仪

ASAP2020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

Color-Eye 7000A分光光度仪

SH-5000M桌上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转矩流变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