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培养

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国家级人才及博士生导师简介

发布日期:2022-11-25    浏览次数:

 

 

一、国家级人才

崔岩男,1984年生,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计算机视觉专业博士,五邑大学特聘教授,硕导。现任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四维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五

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三维计算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组部第四批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国

参事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标准编委成员、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委员,《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17年)》

专家员会委员、欧洲图形图像算法联盟GraphicsVision.AI董事会成员、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 Nature国际期刊《AI Perspectives》联合编辑/副主编,获共青

团中央人社部授予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表彰,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获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授予第二十四

届广东青五四奖章,获广东省博士博士后人才发展促进会2020度广东省百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称号,是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多家计算机

视觉及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会议及期刊评审委员会评委成员,在该领域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积累。

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技术领域。

曾担任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高级研究员兼欧盟研究项目负责人。主持过两项欧盟级三维扫描系统研发项目及一项德国国家级科技部研发项目,负责过故

物院数字化博物馆(元朝中轴线遗址断虹桥、太和殿数字化重建)、敦煌莫高窟一号窟数字化三维重建、瑞典国立博物馆和卢森堡文化博物馆的数字化博物馆项目。

曾主持和参与过10项科研和企业项目,均获得了德国、中国、美国、法国、瑞典、丹麦、英国等欧盟及国际研发机构及各国大型工业制造企业的青睐。累计发表论文21篇,其中在计算机领

域国际顶级会议(CVPRSIGGRAPH)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在计算机领域国际顶级期刊杂志发表论文2篇,曾获得IEEE T-PAMI“五月之星”封面论文荣誉。其研究成果“四维看看”还获得中

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评价为“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是20余项专利技术发明人,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团体标准《T_CPRA 5100-2021 文化体验设施用数字内容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的标

准牵头人和编委,也是《智慧城市系列丛书》之《CIM应用与发展》的编委成员。

 

  

二、博士生导师

张昕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部长,兼任五邑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数字光芯片联合实

验室常务副主任。

1998-2001年,日本东京电气通信大学(UEC)研究生院,从事无线通信、天线技术、电磁兼容等学习和研究,作为核心成员完成了日本学术振兴会未来开拓研究

推进事业项目“电磁波杂音电平的降低”的研究。1998年,日本日立医疗株式会社,从事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研修,参与了当时向中国出口的新型X射线断层扫描仪

器的研制。

2001-2002年,日本MINATO电子株式会社,技术部研发工程师,从事射频工程、天线设计及电磁兼容等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大中小型数十套射频天线及电磁兼容系

的研制。

2002-201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磁工程与无线技术研究所,副教授(硕导),教授(硕导),教授(博导),从事电磁工程与无线技术

研与教学工作。

2013-至今,五邑大学,教授,从事通信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2019年兼任五邑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数字光芯片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曾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包括国防973、国防预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哈尔滨市基金等纵向科技项目和包括船舶、航天、兵器等系统的研究所及

大庆油田等多家企业合作横向科技项目共计20余项,于2008年、2009年连续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目前主持或参加包括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

教育厅项目、市校科研项目等数项。曾为《微波技术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电磁场与电磁波》黑龙江省精品课程主讲教师。

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技术及应用,带领团队主持研制4800万像素LCoS数字光芯片”,获得2020年中国服贸会创新案例奖。


 

 

甘俊英女,1964年生,博士,五邑大学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区域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主任,暨南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五邑大学

硕导,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点负责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电子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信号处理》编委委员;广东省信

号与信息处理特色重点学科负责人,广东省海量生物特征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数字信号处理专家委

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女工委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广东省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

事、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理事、广东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党

员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信号处理、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深度学习等研究。

近年来,主持完成各类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2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基金面上项目3项,广东省基金面上项目4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

(第一)、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一)、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1项,江门市科学技术奖4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出版

专著3部(主编1部),主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件,PCT国际发明专利10余件。主持完成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特

色专业、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东省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广东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号与系统广东省精品课程、信

号与系统广东省资源共享课程等项目。



徐百平男,1969年生,博士,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暨南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五邑大学教授、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副部长、

五邑大学高分子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9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

199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工机械系,获硕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3年至2005年在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强化传热博士后研究;

2014年至201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并担任研究助理,从事高分子加工过程数值模拟仿真及化工过程强化传热研究。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加工新理论新方法的探索以及化工过程强化传热研究,在世界上首创了同向差速非对称双螺杆的新概念,将混沌混合引入到高分子材料加工的

全过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以第一申请人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35项,差速双螺杆专利进一步以PCT形式申请了美国、欧盟、印度等10个国家的发明

专利,目前已经获得美国、欧盟、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撰写《塑料挤出成型》教材1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Physics of Fluids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uid

Mechanics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

现为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10多个国际期刊长期审稿人。担任国际先进成型协会理事、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文核心期刊《工程

塑料应用》编委。

主持专业核心课程《塑料挤出成型》获得2012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国家级共享资源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20年差速双螺杆技术入选广东高校高质量出成果

库;2021年获得了广东省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和全国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混沌单螺杆技术获得2021年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差速双

螺杆技术目前与国内最大的双螺杆生产商——南京科亚化工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江苏金沃等多家企业合作,积极推进产业化推广示范。

 

 

李阳,男,1969年生,博士,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教授,暨南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五邑大学硕导。从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电子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和激

光传感与光信息及纳米光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程。

研究方向:与平板显示(LCDLEDOLED)、绿色光源(LED照明)及新能源等相关的光电子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光伏器件产业化

等。近年来将人工智能与新能源等光电材料与器件相结合,培养研究生进行“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新能源等光电材料与器件的智能检测与优化”。担任广东省部

企业科技特派员、担任多家光电企业技术顾问,担任广东省光电协会专家等。在科技开发、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担任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多

种科技项目评审人,担任多家核心期刊审稿人,担任国内多项科技大赛评委。

主持广东省级重点项目10余项(包括: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主持广东省粤港澳合作项目;主挡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主

持广东省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主持广东省其它科技项目十余项;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多项。近五年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 3篇,二区论文10

篇。申请专利20余件。获第23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上荣获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


 

 

钟东洲,男,1977年生,博士,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教授,暨南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五邑大学硕导。

2002.09-2005.06期间,在西南大学“非线性光纤光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攻读光学专业硕士学位,于20055月获得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08.09-2012.06期间,在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光学专业博士学位,于2012.06获得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2014.09-2015.06期间,在北京大学龚祺煌院士主持的“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微结构半导体激光器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混沌逻辑计算,激光混沌雷达测距,光子储备池计算。

在激光混沌时序触发逻辑计算,激光混沌数据选择逻辑计算,激光混沌逻辑计算可重构,同步混沌激光混沌雷达测距,相关混沌雷达多目标测距,激光混沌光学储备

池计算取得了突破性创新成果,推动了激光混沌的应用发展,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今后全力推动激光混沌雷达测距产业化,深入探索光子深度储备池计算及其

在激光成像和测距中的应用,在“压缩超快激光多维成像”取得突破性进展。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

和完成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和完成两项广东省教育厅重大专项项目2项,主持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1项,参与广东省教育厅团队项目1项。在

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如Optics Express,物理学报,Optics Communication等)发表高水平论文50篇,其中中科院SCI二区论文1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完成广东

省科技成果登记1项《激光混沌同步及应用》,其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江门市科技项目》评审专

家。担任《Optics Express,Opt. Letter ,Chin. Opt. Lett》等国际权威核心期刊审稿人。


 

 

李俊华,男,1983年生,博士,五邑大学特聘教授,暨南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五邑大学硕导。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机器学习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

在国际SCI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2篇,其中包括发表在本研究领域著名期刊 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Human Brian MappingBrain Image and Behavior等上。指导学生研究步态相关的脑活动分类,获得了2017IEEE神经工程国际会议

学生论文竞赛的“FINALIST”奖。作为演讲嘉宾被邀请到国际会议的 workshop上作学术报告。担任第八届模式识别和神经影像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的成员。被邀担任

期刊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特刊“深度学习用于神经影像分析、解码、理解的最近进展”和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特刊的Guest Associate Editor



 

 

洪智勇,男,1978年生,博士,教授,暨南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五邑大学硕导,五邑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粤港澳工业大数据中心主任,电子信息硕士点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技术。

近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SCI论文30余篇,ESI论文1篇,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2项,港澳联合基金1项,主持五邑大学校科研基金项目2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研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研发企业

横向课题20余项,其中“星火新一代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控制系统”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年销售额超2亿元,近3年科研经费超500万元。主持省级、校级教研教改项

5项,指导学生获生获奖20余项;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