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邑大
首页 -> 媒体邑大 -> 正文

南方+:以美育人美美与共,守正创新培根铸魂

发布时间:2023-11-30发布单位:宣传部   点击数:次

当前,五邑大学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主题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紧扣青年学生特点,推动教育跨界融合,深化创新实践,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挖掘“侨批”背后的家国故事

银信(侨批)是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银”和“信”结合的档案文献。“‘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五邑大学自建校以来就重视对华侨历史、侨乡文化的研究,在侨乡文化与遗产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五邑大学积极组织学校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专家对学校侨文化展示馆收藏的文物资料进行挖掘、分析、整理,开展“侨批中的党史”研究,从侨批中了解华侨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追随,期盼国家独立、富强的追求,读懂海外侨胞家国情怀的根本价值所在,相关媒体成果连续在央视播出。

在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和美育教育中心紧密结合,在江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音乐诵读剧《侨批·中国》应运而生,“侨批”中体现出来的华侨华人“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心系桑梓”的道德品质、爱国情怀成为开展大思政课的精神供给,润人心田。

搬到舞台上演绎的“家国情怀”

音乐诵读剧《侨批·中国》以“信使”为主线,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精心挑选了10封有代表性的侨批作为故事素材,讲述了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五邑华侨到海外谋生、齐心为祖国和平与发展尽己之力的故事,呈现中国华侨在海外的奋斗史以及华侨对祖国建设的支持与向往。音乐诵读剧《侨批·中国》以学生为演出主体,让青年学生通过戏剧展示,从青年的视角解读家书的情感,更能引起青年学生的思想共鸣。

4月25日至26日,《侨批·中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演出2场,校领导、全体处级以上干部、师生代表观看了演出。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充分发挥美育教育平台和资源优势,创新载体形式,在推进《侨批·中国》展演的同时,推进《木棉花开》第四代、第五代“演员”创排、演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思、演、赏、悟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激扬青春、建功立业。

6月18日至20日,原创革命历史题材情景教学话剧《木棉花开》第七次公演在五邑大学演出3场。以精心的艺术演出再现英雄故事,引导青年学子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建功立业,答好优异的青春答卷,以实际行动告慰英雄先烈,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6月2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文明办主办,市社科联、市文联协办,五邑大学、江门日报社承办的江门市理论、文艺、文明进高校活动启动仪式在五邑大学举行,五邑大学学生表演了原创革命历史题材情景教学话剧《木棉花开》经典片段,精彩的演绎带领现场干部师生回到革命年代,感悟初心和信仰力量。

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创新育人实践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以高水平文艺精品为载体,以体验式、沉浸式学习为形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持续推进文艺展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广大学生在参演过程中、在观赏过程中,沉浸式体验式接受思想熏陶、价值引导,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自觉树立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学生又通过演出将侨乡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带动相关大学、中学、小学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实现“育己育人”的成效。

学校还通过开展系列馆校合作活动,直接让学生得以在社会大实践课堂中经受全面锻炼,在博物馆展演的创新实践中增长能力和才干,在文化传承的实际行动中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青年的责任担当。

《木棉花开》多次走进开平市百合初级中学、忠源纪念小学等举行“送戏进校园”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场精神洗涤的话剧盛宴,既引导带动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又在广大青少年心田里播下红色种子,在艺术美的浸润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6月10日,《侨批·中国》走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开展博物馆之夜专题展演活动,在博物馆大厅通过全方位感知式演出生动讲述侨批背后的鲜活故事,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学习,真切感受侨胞的拳拳爱国心,深刻感悟侨批背后承载的“根”“魂”“梦”。

7月14日,《侨批·中国》再次走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与五邑大学美育教育中心创新开展的馆校合作项目掀开新的一页,将演出与讲解、观展做了全过程、创新性融合,共同打造沉浸式观展效果。

扎根侨乡沃土擦亮耀眼育人名片

深刻挖掘美育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文艺精品展演全过程,赋予文艺精品思想政治引领的价值,以文艺精品为载体把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等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是学校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育人答卷”。

6月14日至16日,《侨批·中国》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央视影音、广东有线电视频道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连续三天分集直播,仅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观看人数超过1亿人次,引发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学校将主题教育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挖掘“侨批”背后的家国故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特色做法获《光明日报》新媒体关注。

6月30日,在和众多高校和省市级优秀艺术院团的激烈竞争中,五邑大学原创情景教学精品话剧《木棉花开》从众多申报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省教育厅选定的24个优秀艺术院团和一批优秀节目之一,再次入选2023年全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优秀演出团队和节目。

五邑大学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工作,于2020年成立美育教育中心,是省内较早成立美育教育机构的高校。学校以此为美育教育基础阵地,为全校学生提供戏剧、音乐、舞蹈、书法与美术等美育教学工作,以艺术美育课程为核心,结合地方美育教学与社会美育实践,以OBE理念为指引,构建美育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具有五邑大学特色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四美”美育体系,推动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月25日,美育课程《艺术的力量》在新华思政上线。《艺术的力量》坚持价值引领,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课程以艺术为载体,讲授“人民的春天”“人心所向”“人民至上”“人民的江山”四个教学专题,揭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涵,实现美育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四美”能力。

五邑大学是较早以戏剧形式开展美育教育的高校。学校优化美育思政路径,深化美育思政内涵,深刻挖掘美育中的思政元素,将美育引入思政实践,用艺术的形式促进思想引领,注重培养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挖掘身边的好素材,创作新时代的好作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好故事;坚持知识传导与价值引导相结合,借助美育的柔性力量化解传统思政教学的僵化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将课内外的美育教学互融互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美好,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涵和供给。如五邑大学党委出品的原创红色革命历史题材、体验式情景教学话剧《木棉花开》取材于江门开平人、革命先烈周文雍与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的革命故事,自2019年首演至今已在校内展演23场,校外全剧或精彩选段展演近30场,约5万人次观看,深受师生喜爱。话剧入选省委教育工委优秀案例,获省艺术展演一等奖等荣誉,原创歌曲广为传唱,并获中央、省、市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深深扎根侨乡文化土壤,挖掘侨批中的红色资源,坚持不懈将创作与育人相结合。2021年,美育教育中心主任宋瑞(宋思轩)带领团队创作完成大型音乐诵读剧《侨批·中国》,并于2021年12月成功首演。此剧丰富了美育教育实践教学沉浸式体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获《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文旅中国等多家中央、省、市媒体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美育教学效果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作品获江门市文化强市专项资金项目支持50万元,并获2022年度江门市文艺精品创作项目“揭榜挂帅”行动支持60万元。

美育教育中心坚持育人主阵地,推动课团结合,打造五邑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指导学生多项比赛,培养学生成长成才。6月30日,第十七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体艺术季活动获奖名单公布,学校美育教育中心副主任冯明曦等三名教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合唱项目普通组类别一等奖。自美育教育中心成立以来,教师们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在戏剧、声乐、诵读、书法、器乐、舞蹈等类别的省级比赛或展演中均取得不俗成绩,其中在戏剧、声乐、诵读、书法类比赛或展演中,均指导学生荣获过一等奖桂冠。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多次。

美育教育中心坚持服务社会,秉承教育公平原则,践行美育浸润行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积极承办多场美育实践成果汇演与大型晚会。为开平市百合镇忠源纪念小学与百合初级中学提供持续性的美育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开设“侨乡·侨批·侨情”美育大讲堂,开展戏剧、合唱、器乐、舞蹈、书法、美术、陶艺、墙绘等不同艺术类别的美育教育实践,助力打造乡村中小学美育教育多元特色。积极参与广东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江门市委宣传部“艺术党课”的推广演出,应邀担任导演或承办省内、市内、校内的展演或晚会,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将满腔热情化作滴滴涓流,滋润学生心田,根植侨乡文化沃土,推动文化传承,挖掘丰富素材,创出精品力作,坚持不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育人紧密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五邑大学将继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