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五邑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人体气味仿生蚊虫诱捕缓释片:单日诱捕效果翻倍

发布时间:2025-09-19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次

近日,五邑大学江门—利物浦公共卫生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蚊媒防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成功开发出人体气味仿生蚊虫诱捕缓释片,户外实测显示其单日诱捕效果最大可翻倍,优于目前公认的CO?诱捕方法,为防控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提供了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目前,学校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成立诱蚊灭蚊志愿服务队,在全校开展灭蚊行动,并将该模式推广至江门市教育系统,捐赠500片诱捕剂并提供技术指导,助力地方疫情防控。此外,研究团队正在进一步优化和嵌融诱捕剂配方,开展杀虫剂环境毒性监测和蚊虫抗药性分析等研究,致力于建立科学的蚊媒防控体系,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公共卫生防疫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介绍,该研究成果源于对人体散发的气味仿生研究。通过模拟产生人体皮肤中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脂腺分泌的蜡酯、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和游离脂肪酸等气味物质,团队研制出具有持续引诱效果的缓释片。在为期11天的户外测试中,该诱捕剂诱灭蚊子的数量,较空白组提升113%,较CO?对照组提升15%,表现出较强的蚊子诱灭能力。

该研究团队负责人、五邑大学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吴盼盼表示,这项技术锚定“双碳”目标,不仅具备安全性好、不产生耐药型、不增加碳排放等多重优势,还能显著提升传统诱灭蚊灯灭杀蚊虫的效果,达到甚至超过CO?的诱捕效果。目前,研究团队正在积极与广东本地有诱灭蚊虫灯产品的企业进一步深度嵌融,着力提升产品效能、助推产业升级。

除了蚊子诱捕剂方面的突破,该团队还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其专利已于2025年8月获得授权。目前,新型且高效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大部分知识产权主要由欧美地区的药企掌握,该新型多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展现出高效、低毒、低耐药性的优势,有望突破长期由欧美药企主导的技术壁垒。

同时,研究团队还充分利用岭南植物资源优势,开发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源性驱避/增效剂产品,包括植物精油驱蚊香水、止痒走珠、驱蚊膏、驱蚊乳液等。这些产品经国标测试,有效防护时间达7—9小时,达到农药类驱蚊液的A级水平,已于今年正式上市。

江门—利物浦公共卫生研究所为五邑大学与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合作共建,是学校与高新区合作共建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下属的特色平台,是一家围绕“媒介生物防控”,集基础研究、技术转移、产品开发、对外服务的综合性国际研究机构,拥有国际领先的实验条件和国际化技术团队。近年来该所已发表SCI论文13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9项(已转让7项)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已转让2项),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文/图 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