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创新引领 绿色智能——五邑大学承办2024中国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大会

发布时间:2024-04-01发布单位: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点击数:次

3月29日至3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五邑大学、东华大学承办,以“绿色、智能、创新”为主题的“2024中国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大会”在五邑大学顺利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五邑大学党委副书记李霭康,中国产业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东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中产协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丁彬,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侯豪情,吉林大学教授王策,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张克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勇,清华大学教授张莹莹,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苏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企业的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领域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企事业代表、师生代表300余人出席本次大会。大会开幕式、特邀报告、闭幕式分别由五邑大学科技处处长陈文华、吉林大学教授王策、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侯豪情、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王先锋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纺织科技研发、培育及发展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已经在航空、汽车、建筑、医疗、卫生、环保、电子、制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面对全球纺织产业的新变革,我们要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聚焦行业科技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同时,李陵申提出应“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速成果转化,提升创新效能;关注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培育引进人才,打造人才高地;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全球市场”等建议。

五邑大学党委副书记李霭康致辞表示,现代轻工纺织是广东省十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为广东及大湾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大会为全国纺织新材料、静电纺非织造材料科研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增强纺织新材料及相关领域前沿学科进展的沟通与交流,拓宽师生学术视野,提高科研创新创造能力,促进纺织新材料及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纺织学科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助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纺织力量。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致辞表示,静电纺丝技术以其独特的加工优势和广泛的应用潜力,正逐步引领着行业的技术革新和智能化发展。我们将围绕本次大会的主题“绿色、智能、创新”,深入探讨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在绿色制造、智能生产、智能化产品和创新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进展和市场趋势,共同见证这一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置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它们如何与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其他行业相结合,实现产业的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同时,李桂梅提出应“持续强化创新,打造产业制高点;推进成果转化,挖掘市场动力源;促进标准建设,树立行业话语权;夯实人才基础,赋能行业新发展”等建议。

会议期间,侯豪情、张克勤、王树涛、罗坚义、赵勇、丁彬、张莹莹、陈苏、李从举、邓红兵作了大会邀请报告。同时,大会聚焦静电纺丝新材料、新技术、新装置,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与能源、环境、生物医学、产业交流等五大主题,分五个分会场进行报告交流,分享了静电纺丝新研究、新应用、新动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会专家、学者和师生们围绕相应专题开展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

大会邀请报告

分会场报告

大会发布了学术带头人2项、科技成果转化先锋2项、青年科技新锐2项、优秀墙报10项。

大会副主席王策在闭幕致辞中建议,绿色要与不可替代纳米纤维产品相结合;智能要尽快融入到静电纺丝技术当中去;创新要与新的商业模式相结合。绿色、智能、创新是我们行业未来发展的三大关键词,不可替代产品、智能化、先进的商业模式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要以此为指引,积极探索和实践,推动静电纺非织造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大会执行主席丁彬在闭幕致辞中表示,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领域的未来发展是多元化、综合性的,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注重人才培育系统化、生产工艺绿色化、合作与交流国际化、以及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推动材料性能进一步提升,加强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推动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繁荣,继续探索、创新、合作,为静电纺丝领域的发展献策献力。

2024中国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大会聚焦“静电纺丝非织造材料如何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命题,汇聚行业精尖技术,引领创新方向,从多维度展示了原创性、颠覆性的研究成果,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本次会议在五邑大学举办,有利于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文/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五邑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五邑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