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深化学校国际交流合作,2021年11月20日至2021年12月11日期间,学校为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师生开展了系列在线讲座。讲座主讲人分别为轨道交通学院黄莎博士,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刘争博士、靳柄军博士,智能制造学部特聘教授杨建博士、Ivan Babichuk博士。
黄莎博士作了题为“High-speed railway development and key aerodynamic issues in China”的讲座,介绍了世界铁路发展历史及中国铁路发展的伟大成就,重点讲解了铁路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及解决方案,包括气动减阻降噪技术、隧道耦合气动效应及缓解技术、大风环境下列车安全防护技术等;同时,介绍了国际前沿仿生减阻降噪、湍流流场主动控制技术在高速列车领域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高速铁路建设情况,如智慧京张铁路、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等,并与学生进行了线上互动,探讨了未来轨道交通发展。
刘争博士、靳柄军博士作了题为“The introduction of sustainable energy”的讲座,提出因碳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每年都会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大量的生命、财产损失,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是解决次(此)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两位老师分别从氢能源的开发与新能源电池的应用展开了论述。靳柄军教授详细讲解了电解水产氢技术,包括其中涉及到的从原材料选取到催化剂设计再到居民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刘争博士介绍了二次电池的原理与发展历程,并详细讲解了现行锂离子电池的优势与其所面临的挑战,在最后对新一代电池体系做了简要的介绍与评价。
杨建教授作了题为“Flexible electronics and wearable sensors”的讲座,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智能机器人与生命健康领域的内在需求,以现代晶体管和传感器的基本组成与结构为主线,从材料力学的角度简明讲述柔性电子与可拉伸电子的理论基础、加工方法、封装测试等基础知识与发展趋势,讲述可穿戴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制备工艺与性能测试等基本硬件系统知识,并以柔性微流控角膜接触镜、电阻式触觉传感器等具体实例讲授可穿戴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与实际应用。
IvanBabichuk(乌克兰籍)博士作了题为“Optical engineering for modern communication”的讲座,介绍了光纤或光学传感器在现代通信中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基于光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开发当今如5G、物联网等大容量信息的光传输。同时阐释了光学链路的其他优点,例如:隐私性好、安全性高、降低对电磁干扰的敏感性、相对低功耗、紧凑性和相对低成本。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共344人次参与了系列讲座,反响强烈,受到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师生的一致好评和喜爱。2017年,皇家永利:与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2018-2019年两校互派学生开展国际交流学习。该在线系列讲座是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学校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的新探索、新实践,对外输送丰富教育经验,推介特色学科,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文/图 外事处)